close
7/29/2013 苦甜的蔗糖故事
(一)
在一萬多年前,在新幾內亞小島上,甘蔗開始被人種植。當地土人視之為萬能草藥,生吃其莖,治療各種疑難雜症及心情,成為新幾內亞古老神話古事的要角,其中之一說人類之誔生來自於土人與甘蔗之交配,所以在宗教祭典儀式中,巫師必須啜飲盛裝在椰子殼內之糖水以示尊崇,只是現在已改用罐裝可樂取代。
這種藥用甘蔗在新幾內亞小島間緩慢流傳,直到西元前1000年左右才傳到亞洲大陸,其中約在西元500年才傳到印度而被製成粉末,作為治療頭痛、胃脹及性無能之藥方,其煉製技術一直保持為一種神秘科學,只在師徒間流傳。約在西元600年間,這些技術流傳到波斯,那裡王公貴族喜好以甜點款待其賓客。當阿拉伯大軍征服波斯等中東地區時,他們也帶走糖的知識及愛好,就像色彩灑向轉動中的風扇一樣到處噴灑,先這裡,次那裡,每有崇拜阿拉之處就有糖。史學家Sidney Mintz在其「甜美與武力(Sweetness and Power)」一書中說:「阿拉伯大軍所到之處,蔗糖亦隨之,可說蔗糖跟隨著可蘭經而傳播。」
伊斯蘭教卡里發們爭相展示珍貴稀奇之蔗糖以示其國之富足,平民百姓則視為難得之奢侈品。阿拉伯人改善蔗糖精煉技術,使之成為一種專門企業。整個製糖工作極端辛苦,炙熱太陽、閃亮彎刀、熱鍋爐煙燻及磨坊碾碎等,被視為只適合最低等平民工作,許多蔗田變成戰俘集中營,多來自伊斯蘭及基督徒交戰之東歐俘虜。
也許最早愛上蔗糖的歐洲人是英法十字軍戰士,他們遠赴中東從異教徒手中奪取他們的聖地,也帶著蔗糖的傳奇見聞及回憶返鄉。但甘蔗無法在氣候溫和的西歐地區種植,它需要炎熱多雨之熱帶田園,使得歐洲蔗糖市場只能靠伊斯蘭貿易之細微末節維持,也只有高貴望族才能享用,其稀有珍貴有如香料一般。但西元1400年後,奧圖曼帝國佔據整個東歐地區,使得西歐與中東之貿易更加困難,讓熱愛蔗糖之西歐貴族們只有三種選擇,即選擇與南歐小蔗糖工廠交易、或擊敗奧圖曼帝國、或開拓新蔗糖來源。他們選擇後者,同時開啟了他們所稱的探險拓荒時期,讓歐洲人走遍全世界去尋找新領地新島嶼,實際是去尋找適合種植甘蔗之蔗田。西元1425年,葡萄牙王子「航海家亨利」首先挀遣一批殖民者到大西洋之馬得拉半島(Madeira)種植甘蔗,並延伸到新發現之維德角(Cape Verde Island)及加那利(Canaries)群島,成為各國爭相仿效之先例。西元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啟航新大陸時,也帶著甘蔗隨行,從而開啟加勒比海廣大蔗園及奴隸種植時代。
(二)
哥倫布在新大陸種植之第一棵甘蔗地點在希斯盤紐拉(Hispaniola,即Haiti),也是幾百年後不斷發生奴隸叛變的地方。哥倫布登陸後數十年中,甘蔗磨坊林立於牙買加及古巴,成為當地最大特色;而雨林被砍伐殆盡,人口因外來疾病或戰爭或奴役而銳減。葡萄牙人更創造一種最有效率之經營模式,讓巴西成為繁榮殖民地,奴役十萬以上勞工,源源不斷生產蔗糖輸往西歐及世界各地。但甘蔗越種越多,糖價也隨之下滑;糖價下滑,蔗糖需求也隨之增加;經濟學家稱這現象為「良性循環」──但若你剛好站錯邊,則你不會使用這個詞彙。到17世紀中葉,蔗糖已從奢侈品(如肉豆蔻香料般)轉變成日常用品,開始普及於中產階級及窮人,這有賴於廣大奴隸勞工之大量種植生產。到18世紀,甘蔗與奴隸便完全聯結在一起,每隔幾年便有新島嶼被殖民、被清除、被種植,如波多黎各、千里達(Trinidad)等。當當地居民死亡,便由非洲奴隸遞補;當甘蔗採取碾成蔗糖,便堆積船艙運往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地,再與其他商品交易,這些商品再運往非洲去交易更多奴隸,構成一個「三角貿易」,其中一角稱為「中途旅程(Middle Passage)」,數百萬非洲人因此喪命。直到1807年英國禁止奴隸交易為止,超過11百萬非洲人被運往美洲新世界,其中半數以上淪落蔗田當奴隸。根據千里達政治家及史學家Eric Williams的說法:「奴隸不是種族歧視之產物,反而種族歧視才是奴隸之產物」,亦即非洲人不是因為他們被視為出身低劣而被奴隸;他們被視為出身低劣是為了正當化奴隸制度之存在,目的是為早期蔗糖交易之繁榮興旺。
英國最早殖民之甘蔗島是南美之巴貝多(Barbados)。當英國船長於1625年5月14日發現它時只是一片廢棄荒島,但很快便充滿磨坊、農莊及小木屋,原來種植之菸草棉花也很快被甘蔗取代,就像加勒比海任何小島一樣。一個世紀後,田園耗盡,水源乾枯,那些野心勃勃墾殖者只好離開巴貝多,再去尋找另個小島去墾殖,1720年牙買加奪得這個蔗糖王冠。
對於一個非洲人而言,生活在這些小島上是個地獄。整個加勒比海地區,千百萬人死在蔗田及磿坊裡,或死在逃亡途中。歐洲人逐漸感到這種貿易的罪惡感,改革者呼籲廢除這種貿易,家庭主婦們聯合抵制奴隸種植之甘蔗。在「蔗糖:一部苦甜的歷史」一書中,作者Elizabeth Abbott引用貴格派領袖William Fox對群眾講話時說:每吃一磅蔗糖,我們可說吃了兩盎司人肉。在Voltaire小說Candide裡,一個奴隸解釋他為何失去一手一腳時說:當我們在磨坊工作時,不小心被磨石咬到手指,工頭便砍斷我們的手;當我們試著逃跑,工頭便砍斷我們的腳。我就是這樣失去一手一腳,也是你們在歐洲吃糖的代價。但即使如此,這種蔗糖熱潮無法擋,它是當時的石油,你越吃它,你胃口越大越想吃它。在1700年,英國人平均消耗量為4磅;在1800年,平均消耗量為18磅;在1870年,那個甜齒傢伙消耗量為47磅;他們心滿意足了嗎?當然不!在1900年,增加到100磅,而在這30年中,世界蔗糖產量從每年280萬噸增加到1300萬噸。現在一般美國人每年平均消耗量77磅,或每天消耗22茶匙,遠超過美國心臟協會建議的消耗量(男性每天9茶匙,女性每天6茶匙)。
(三)
科羅拉多大學腎臟學家Richard Johnson說:「每次我探究一種疾病、追蹤其病因,我總會發現它與糖有關。」他是個大個子,說話時兩眼炯炯有神,他問:「為何現在全球高血壓患者佔總人口1/3,在1900年只佔1/20?為何在1980年時全球糖尿病患者153百萬人,現在增加到347百萬人?為何越來越多美國人過胖??我相信糖是其中原因之一,若不是主要罪魁禍首。」回顧1675年西歐開始流行蔗糖時,英國醫生兼皇家學會創始人之一Thomas Willis發現糖尿病患者之尿液有甜味,好像添加蔗糖或蜂蜜一樣。250年後,哥倫比亞大學教授Heaven Emerson指出1900年至1920年間死於糖尿病者顯著增加,與當時大量攝食蔗糖有關,而在1960年代英國營養學家John Yudkin進行一系列動物及人類飲食實驗,發現食物中高含量糖分可導致血液中高含量之脂肪及胰島素,正是心臟病及糖尿病之兩大因素。但Yudkin之發現淹沒在當時大部份科學家相信食物中太多飽合脂肪所引起之高膽固醇才是肥胖及心臟病原因,並沒受到應有重視。結果是美國人食譜中脂肪含量只佔一小部份,遠小於20年前之含量,但美國人肥胖之比例仍居高不下。Johnson及其同事說其中最主要原因不是脂肪而是糖,尤其是果糖(fructose)。一般蔗糖(即桌糖)含有等量之葡萄糖及果糖,後者是天然水果中所含之糖分,也是桌糖如此甜美之原因,但人體對兩者之消化方式不同。葡萄糖是由身體細胞消化吸收,果糖則由肝臟分解處理,並產生稱為三酸甘油脂之脂肪,其中一部份留存肝臟內,長時間後則變得油膩且劣質,另大部份則進入血液中,長時間後使得血壓增高、血管組織逐漸抗拒胰島素,因此胰臟便釋出更多胰島素以為因應,遂變成新陳代謝併發症,變得肥胖(主要在腰部)、高血壓、第二類糖尿病、心臟病等。美國國家健康局(NIH)統計約有1/3美國成人符合這種新陳代謝併發症,主要原因即攝食過多果糖所致。
近來美國心臟協會也警告不要在食物中添加太多糖分,但其理由是認為糖份中只有熱量而無營養成份,Johnson及其同事認為這個理由錯誤,因為攝食太多糖份不僅毫無熱量,而且有毒。他歸納一般觀念如下:美國人肥胖是因為他們多吃少運動,但他們多吃少運動是因為他們吃太多糖成癮,這不僅讓他們更胖,也讓他們耗盡能量,只能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換句話說,你看電視不是因為電視節目好看,而是因為你沒有能量去運動,因為你吃了太多糖。
解決之道?停止吃太多糖!當人們停止攝食過多糖後,大多病狀便消失。問題是現在食品中,根本難以避免糖份,這也是糖消耗量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食品製造業者在食品中添加糖份以取代減少之脂肪,讓它們看來更健康(如無脂糕餅等),其實其中含有大量糖份,這造成一種最壞後果是:你病死並不是因為你吃了太多你喜歡的食物,而是因為你吃了太多你痛恨的食物,因為你並不想病死!
(四)
如果糖對我們身體這麼有害,為何我們那麼喜歡它?答案是,如果將糖液注射到你血管中,你腦中快樂中心便產生如海洛因及古柯鹼所產生之快樂反應一樣;而且所有美味食物都能產生這種快樂效應,這也是它們為何可口美味之原因!只是糖所產生之效應更明顯──它會讓人成癮。
如此產生另一個疑問是:為何我們的腦會對一種有毒化合物產生快樂反應?Johnson說:這都跟我們過去猿類祖先生活在熱類雨林中以水果維生有關;當時(22百萬年前)全年如夏,水果豐足不虞匱乏,但約5百萬年前氣候突然變冷,果實匱乏,饑荒隨之,其中有隻猿猴發生基因突變,可以高效率消化果糖,即使只有少量果糖也可儲存成脂肪,讓它在食物短缺之寒冬中極具生存優勢,所以現在所有猿猴都遺傳這種果糖愛好基因,包括人類,它幫助我們祖先渡過貧瘠歲月。但當食物豐足,攝取過多果糖已遠非我們過去演化去適應少量果糖之基因所能適應,而反過來成為傷害我們身體的兇手。這真是莫大諷刺:那個曾經拯救我們的東西,最終殺害了我們!

到處可見的糖:
1. 汽水(soda),含有汽泡的水。18世紀時發現在水中加入二氧化碳可起泡泡而製成汽水,後來加糖製成沙士、薑汁汽水、可樂等飲料。現在一瓶12盎司汽水中約含10茶匙糖(42克)。
2. 棉花糖(cotton candy),一種在露天馬戲團上必有之甜點,稱為仙女絲絨,其實只是一種有色糖絲。它的前身──紡絲糖,其實是15世紀威尼斯人的藝術,作成各種動物、小鳥、或建築物等形狀以娛樂客人。
3. 麥片(cereal),童話故事中小熊葛蒂拉(goldilock)說她所吃的第三碗麥片最剛好,現在任何想有更多選擇的愛好者皆可注意美國專利局(PTO)註冊有案之麥片即有2000餘種。在1800年代首度被包裝成全麥健康食品,到1920年代開始轉變成塗裹糖粉之薄片、鬆餅、泡芙等。
4. 糖漿(syrup),從菜湯到飲料,高果糖糖漿(HFCS)橫掃整個加工食品市場,稱為糖界妖女,比桌糖還甜且低價。2011年世界前五大消費國是美國(每人年均消費量51磅)、墨西哥(32磅)、加拿大(23磅)、阿根廷(18磅)、南韓(15磅)。
5. 糖果(candy),美國人特別喜愛糖果,2011年就花掉320億美元,每人平均吃掉25磅。以前是富裕人家之奢侈品,19世紀糖價大跌及大量生產下,目前已遍地皆是。
6. 糕餅(cupcake),12月15日是美國國家糕餅日;它最早進入美國食譜是1826年,目前(2011年)世界前五大消費國是巴西(每人年均消費量122磅)、俄國(88磅)、墨西哥(76磅)、埃及(70磅)、歐盟(70磅)。

Ref: Sugar Love (A not so sweet story) by Rich Cohen,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2013/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