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17/2011 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城市

國家地理雜誌(NGM, 2011/12)報導說,現在全球有半數以上人口住在都市區,都市影響全球動態的能力比以前更強而有力。根據五項都市發展指標,即經濟、文化、政治、資訊、及教育等,在全球65個人口超過一百萬之大都市(北美12個,南美22個,歐洲19個,非洲43個,亞洲25個)中進行評比,結果前15個最有影響力的城市為紐約、倫敦、東京、巴黎、香港、芝加哥、洛杉磯、新加坡、雪梨、首爾(南韓)、布魯塞爾、舊金山、華盛頓DC、多倫多、北京等。

全球正在大步都市化中,尤其在已開發國家及拉丁美洲更是如此,估計有七成人口住在這些都市區中,而亞洲及非洲多數人口爆增國家之人口也正往都市區遷移。多數都市之人口數少於百萬人,但大都市則越來越大且越普遍。在19世紀,倫敦是全球唯一人口超過五百萬的大都市,現在則有54個,且多數在亞洲,而這其實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在全球人口已達70億,且在一二十年內將邁入90億或100億之際,高密度都市其實是個可行方案,也是拯救地球於貧窮毁滅的最好希望。

窮人湧向都市,正是因為都市是錢財滾滾的地方;都市產值高,因為人與人間之空間少,物資、人員、及觀念之傳遞成本少。以前都市大都建築在河流或自然港口邊,以方便物資流通,但現在因運費減低及服務業發達,觀念流通才是其重要功能。

成功都市的典型是美國華爾街,尤其是交易大廳,那裡百萬大亨放棄寬大辦公室而選擇在資訊開放場所工作,他們重視知識甚於空間,而這正是現代都市的精華,那裡教育水準較普遍也較高,使人能够相互學習而增加回收報酬率。

但不管都市之其他缺點,經濟學家同意都市是社會繁榮的引擎之論點,雖然可能需要長一點時間才能讓環境論者,如隱居華爾騰湖的亨利梭羅,贊同此說。經由收入增加,都市也增加消費及污染。若你崇尚自然,則都市建築看來像是破壞土地的集散地,但站在生態立場,都市可在4%的可耕土地上容納50%人口生活,騰出更多空間為開放郊區。按人計算,都市居民使用較短的道路、污水管、及電源線,居住公寓也比住宅使用較少的暖氣、冷氣、及照明等能源。最重要的是都市裡較少開車,可以步行到達目的地,且有便利之大眾運輸系統,可大幅降低市民每人使用能源及碳排放量水準(一般皆低於該國國家平均水準)。

開發中國家之都市人口密度更高,且使用更少資源,當然這也由於他們較窮而消費較低之故。這些都市一般缺乏安全飲用水、沖洗馬桶及垃圾集用場等基礎設施,卻可吸收世界暴增人口,估計至2050年可吸收20億人口。聯合國調查顯示,七成以上開發中國家採取阻止人口湧向都市的政策,視都市為罪惡之瘤,但問題不在人口遷移,而在這些國家如何管理規劃都市。南韓首爾之成功發展過程可作為借鏡,它在1960至2000年間人口由300萬增加至1000萬,也讓南韓從最貧窮國家變成富裕國家之一(甚至超過某些歐洲國家)。

對都市化之恐懼並不是一個都市或國家或地球之福。即使成功如首爾,南韓仍未完全擺脫這個城市是個惡性腫瘤的心理,認為它吸收其他資源以壯大它自己。但任何阻止都市擴展的企圖,似乎只是更加擴大它的發展,倫敦如此,南韓首爾亦如此。廿世紀美國都市之發展是以汽車為主軸,連結郊區住宅及都市工商,虹吸了農地及能源,現在美國都市計畫在破舊賣場之停車場興建可步行之市中心,以重新聚集人口於市區及其週圍。一世紀前之郊區熱潮,在當時看來似乎是個美夢,現在看來則似乎是個歷史錯誤。現在的中國及印度似乎正步上美國的後塵,人口正往都市聚集,汽車如雨後春筍滿街跑,但如果人口是聚集在電梯大樓而不是汽車奔馳往來地區,則對這個地球會更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