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dventure Begins -- by Barbara Loots

When pride in yourself,
is the wind in your wings,
how high and how far you can soar!

When hope and hard work
are the sails of your ship,
what remarkable worlds you’ll explore.

When dreams are the stars
that you never lose sight of
in spite of the dark or distress,

in time you’ll discover,
wherever life takes you,
the treasure your heart calls success.


06/15/2006
六月是個畢業的季節,總是洋溢著歡欣鼓舞的氣氛,只是歡欣鼓舞的感動似乎隨著年歲日增而降低。幼稚園畢業時,最高興的可能不是小小主人翁(他們太小還沒學會去體會歡慶的意義與氣氛),而是家長們在拉抬聲勢喧賓奪主,好像他們還沒長大成人或想重溫舊夢一般。國小國中生可能還在懵懂摸索中,無法掌握如何表達畢業的歡喜或感傷;高中大學生則可能逐漸面臨抉擇的困惑與焦慮,開始認真思考人生意義與價值及未來目標與方向。到了研究所,則世界不再是個可以浪漫幻想美化的世界,個人的學術成就與知識範疇變成關鍵敏銳的身分証明,畢業典禮變成檢驗階段成果與再出發的起點,歡樂只能配合成果才能享用,榮耀必需依附在真實創作貢獻中。故同樣的畢業典禮,表情心思各有不同。但不管那個階段,六月是個旺盛的畢業季節,歡慶這個大家曾經渡過或正要渡過的畢業季節,讓我們在平庸生活中增添一些歡慶氣氛,去除一些平庸腐朽,感受一些新生希望與驕傲夢想,不亦善哉!

上首詩題為「冒險從今開始」,我不知Barbara Loots何許人也,但該詩似乎頗合當前畢業時令,故轉送給老少大小畢業生作為畢業賀詞,請笑納共勉之:

當驕傲是你翼上的風,你將飛揚得又高又遠;
當希望與努力是你船上的帆,你將探索多麼驚奇美妙的世界!
當夢想是你天上的星星,你將不因黑暗或焦慮而失去眼光;
你將發現,凡是生命帶你去的地方,必有你滿心渴望的成功的寳藏!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24/2014
(一)週末,晴空萬里好天氣,老婆跟婆婆媽媽團到惠蓀林場去逍遙遊,我送她上車後也跨上鐵馬自由行,想走大漢溪自行車道北上,再走士林仰德大道,或淡水巴拉卡道路,或淡金公路,上陽明山,都是熱血沸騰的好路線。但想著明天山友有約往八煙聚落尋幽訪勝,故暫且放下陽明山,改走八里左岸下西濱,繞竹北新埔回家。

取道員樹林武嶺橋下大漢溪畔,馬上闖進施工中之水利工程便道,大大小小石子路積水泥濘,正是公路車頭痛路面,可想像前陣子那些挑戰「桶後越嶺」者爬山涉水又扛車之辛苦與勇敢也!過中庄鶯歌陶瓷公園,沿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一路好騎,視野寬廣舒暢,行人鐵馬川流不息,沙洲上尚有棒球場遙控飛機飛行場等,一幅悠閒自在景象,與河岸旁之繁華都市車水馬龍鮮明對比。過新莊三重,大漢溪與新店溪會合成淡水河,可感覺河水之生氣活力對一個城市之重要;可惜水上活動不多,看不到帆影或划船,缺少人與河的互動,無寧是單調寂寞的。

過八里左岸自行車道,涼風徐來,水岸波光粼粼,頗也賞心悅目;再過十三行博物館,續沿西濱公路南下,冒著猛烈陽光與蒸騰熱氣,在山與海邊公路上獨行,「空乏其身」,似乎不感覺西濱路上車潮之轟隆呼嘯聲。過林口火力電廠,巨大建築閃閃發光,想起大學時曾來此實習一週,夜遊海邊聽潮,感到有些失落憂傷。過大園觀音永安,一路勇往直前暢行無阻,汗水模糊了視線,陽光曬紅了額鼻及大腿(回家才發覺災情嚴重)。再走海邊之「新屋綠色走廊」,遊客眾多,途為之塞,少些悠閒清涼感覺,乃改走西濱暢快些。過新豐紅毛港,隨意徜徉在其紅樹林步道中,數大便是美,確實名不虛傳也。取道竹北新埔轉南坑道路回家,充實的一天。

5/25/2014
(二)週日一早出門,直奔關渡大橋轉淡金公路,執意去嘗試這條新路線,就像去年底獨騎過北橫往太平山翠峰湖去賞秋一樣,一種年老不安的焦急,需要一遍又一遍操勞鍛練,才能澆熄那份不安。

過關渡大橋,沿淡水河右岸之「金色水岸自行車道」直行,可見對岸河面風光及茂盛之紅樹林。出「紅樹林捷運站」轉往淡金公路,可見車水馬龍,市容繁忙,正是欣欣向榮之新興城市也,卻也馬上面臨連續陡坡,騎來吃力,但不少年輕騎士成群結隊奮勇爭先,又顯得朝氣澎勃活力充沛。過三芝石門,白沙灣在望,想起大學時來此健行夜遊之回憶,現在已擴大成麟山鼻遊憩區矣。過富基漁港,特地轉進去參觀其盛名之富貴角燈塔,為台灣本島極北端,且是鐵馬族一日雙塔大挑戰之起點也,鄰近之老梅沙灘清淨美麗,景觀不俗也。

在石門街上買個肉粽當午餐,人群大排長龍,顯然聲名遠播故也。到石門洞看海吹風吃午餐,想起庭芳又華小時候曾來此冶遊,風景依稀可憶也;海邊遊客不少,多是戲水玩沙抓螃蟹之家庭出遊,顯得和樂幸福。稍後續往金山行,海天遼濶,一望無際,已有不少騎士掉頭回程矣。過金山,續往陽金公路挺進,坡度不小,騎得汗流浹背,氣喘如年,但欣慰自己堅持到底,順利抵達目的地八煙聚落。山友們亦陸續抵達,準備出發去尋幽訪勝。

八煙聚落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依山闢建梯田,水圳縱橫,風景秀麗,尚有野溪溫泉,蔚為郊遊泡湯景點也。我滿身汗臭,正可泡湯濯我身心,一舉兩得也。回程搭黃皖光便車回家,又是充實的一天!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4/20/2014中央山脈南二段縱走記
前記
你又驛馬星動參加這個動人心弦的中央山脈南二段高山縱走活動。年過六旬,體能志趣日衰,你知道再不積極行動趕點進度,你恐再無完成之日矣!陀螺說年齡不是問題,你敢不敢嘗試挑戰自己才是問題;說他特地安排這個九天八夜高山縱走行程,要走的話,現在就是個機會云云!只是他有他的,你有你的理由,在這裡你們是志同道合的。
第一天
一早整裝步行到石管局土地公廟前集合準備出發,已有多位山友三兩成群笑談寒喧中,狀頗悠閒愉快。我是這一行18人中4位年過六旬者中最年輕者,不無另眼相看也。中巴載著這群山友急行過雪隧,再直走蘇花公路及花東公路至台東池上,正是我去年鐵馬雙塔一日行之路線,仍可回想當時奮力向前之奔走辛苦;途中仍可看到三兩騎士奮力於途,不無感同身受也!
在池上火車站前改搭小巴轉南橫向陽,還買個池上便當當晚餐。當小巴奮力爬過南橫蜿蜒山路抵向陽派出所時,暮色已襲捲而至,雨霧輕飛。我們席地吃過便當後,便在黑暗中走向向陽山屋,各自尋找床位過夜;我一夕好眠,此起彼落鼾聲就像夢境中遙遠雷聲,了無罣礙。
第二天
一早山雨欲來,氣溫轉低,大夥重裝魚貫出發。一路陡上,直到稜線始緩,只是雨勢轉強,山風直吹,冷得直發抖,而滿山煙雲,殊無景觀可言。路過向陽名樹(玉山圓柏),略可回想起2006年秋嘉明湖行之點滴印象;再過向陽山登山口,風雨不斷,氣溫冰冷,我走一段便回頭轉往嘉明湖山屋,不想枉費體力重登向陽山也。
嘉明湖山屋一下午細雨紛飛,大夥窩在山屋中或坐或臥或泡茶聊天,難得悠閒。我直感胃口不適,頭殼脹痛,幸好善心山友給我兩片胃藥及止痛劑,竟一藥而癒,全程再無不適症狀。
第三天
一早陽光露臉,大夥精神抖擻,重裝上三叉山;只是山上又轉為淒風冷雨混沌一片,大夥只能快速拍照存証後下往嘉明湖。只見嘉明湖雲霧翻滾若隱若現,大夥環坐在山坡上等候雲霧散開以便拍照。幾位身手矯健者在山坡上興緻高昂凌空跳躍,映著湖光山色,留下健美畫面,難得也。
離開嘉明湖後,大夥一路走在山稜線上,兩旁大片劍竹林平整起伏如青青草原,轉個彎前行者便消失在視線外,再轉個彎又見他們紅黃緑色背包點綴在山巒間,與青山白雲相映成趣,美麗動人!只是一路急下坡,走得暈頭轉向手腳發軟,待涉溪往拉庫音溪山屋時,險些失衡落水。
第四天
一早摸黑離開拉庫音溪山屋,馬上面臨急上坡,昨日急下坡之高差也全數奉還。大夥埋頭苦幹,步步高升,直上南雙頭山。只見朝霞四射,群山嫵媚,頗有完成艱難任務之愉快與滿足也,但亦不能久留,大夥拍照留念後又再翻山越嶺,來到雲峰叉路口。陀螺說志不在完登百岳者,雲峰可略過不去云云,但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大夥士氣高昂不畏艱難且不落人後,展現堅強冒險精神朝群山外之雲峰前進;這真是一趟大不易之行程,其中刀片岩如臨深淵步步驚險,稍有不慎便無葬身之地矣!約四小時後強登雲峰回來,疲累交加,而今晚落腳之轆轆谷山屋仍在群山外,一直走到黃昏始達;但另三位山友則至天黑尚未抵達,疑其迷路,故由本隊最強勇士周亞屏前往營救,黑暗中順利接回山屋,大夥歡聲雷動,一則真實感人之英雄救美故事也!
第五天
一早摸黑出發似已成全隊默契,至少黑暗中摸黑出發不知山路險陡,總比黑暗中精被力竭中摸黑回程安全也。故大夥一早出發,過轆轆山登山口,改輕裝上轆轆山。雖如此,仍需手腳並用困難重重始登轆轆山。只見群山畢露,視野遼濶,總有登高望遠仰照一宇風雲之慨!(其實登百岳皆如此風景豪情也)
下山續往塔芬山前進,一路巨石嶙峋峭壁天成,每覺無路可走而需攀岩直上,嚴格考驗登山體力與耐力。途中過塔芬池,清秀美麗,正可煮食休息。我倦極尚和衣躺在草地上小睡片刻,精神一振,乃一鼓作氣登塔芬山,見雲海如潮,流動在山谷中變化萬千,難得景觀也。
第六天
一早離開塔芬谷山屋往達芬尖山,是此行重點登山之一(另一為秀姑巒山),為所謂「五岳三尖」之一也。尖山山勢筆直險峻,獨樹一格,令人印象深刻。大夥登頂皆雀躍不已,得意完成此行主要目標之一也。
下尖山,續往南大水窟山前行。一路盤旋起伏,陽光亮麗,真感謝多天來之好天氣。途中有黑水塘,可取水煮食飲用;雖土味雜陳,卻為緊急活命所需也。感謝山友周亞屏分享他香噴噴的麻油雞泡麵,免我乾糧午餐難以下嚥之憂愁也!
續爬上南大水窟山,眼光一亮,見超大草原,平整起伏如海,令人嘆為觀止!山友置身其中,只點綴成一小點色彩,更見草原之大與山友之小也。夜宿大水窟山屋,見明月高掛,群星滿天,而空山寂寂,水鹿成群遊蕩在山谷間如幻影,只有兩眼反光洩露其行踪,真是虛玄奇特經驗!(水鹿成群在山坡或山屋附近覓食,來去無聲;受到驚嚇時會發出噗哧聲,山友戲稱之為幹罵聲)。
第七天
晨光金黃,照得大水窟草原美麗輝煌,令人留連忘返,幾位山友還往回走去拍照,不忍離開;但我們只是過客,偶然驚見其特殊美景而已,我們還有漫漫長路在前面,我們必須揮手離開。一路走在寬敞開濶之草原斜坡上,藍天白雲高山環伺,與前段之懸崖峭壁攀岩走壁殊異也。我陪著剛屆齡退休之老山友慢行,以免落單。他那近20公斤大背包似乎讓他步屨維艱呼吸困難,卻也堅忍不拔勇往直前,令人動容也。他已完成半百以上百岳,再一個秀姑巒山就可完成「五岳三尖」,顯示年齡並非登山之必然限制也。我們一前一後登上大水窟山,相互拍照留存後續往秀姑坪前進,可見秀姑巒山就在眼前山稜線後方遙遙招手一般。
下秀姑坪午餐後,我們輕裝再往秀姑巒山前進。一路又是懸崖峭壁及崩陷碎石坡,且路跡模糊不明,走來提心吊膽;但這些山路險阻擋不住我們登頂雄心,三小時後我們登上中央山脈最高峰秀姑巒山,胸懷壯濶,快慰平生也。夜宿白洋金礦山屋。
第八天
清晨四時即整裝離開白洋金礦山屋,踏上本日漫長之八通關古道。黑暗中盞盞頭燈魚貫而行,感到空靈寂靜。隨著天色微明,遠遠對面山頭出現點點燈光,可見已有人一早登玉山觀日山矣!想像他們若朝我們這邊觀望,應可看到我們一行十餘人之移動亮光而同感驚喜也。
此時我改隨年輕健腳之隊友先發,一路走在平整美麗落葉滿徑之八通關古道上,晨光金黃空氣清香,令人心曠神怡也;只是這群年輕山友實在腳程奇快,我一路快馬加鞭兼程趕路,才勉強不致脫隊;且在登山口稍息片刻後,又再輕裝快登八通關山,毫無喘息機會,只能笑稱我買普通車票卻誤搭高鐵快車,超級享受也。
下八通關山後續走在美麗舒暢之八通關古道上,心想這大概是我走過最美麗舒暢之古道,雖有部分路段崩陷高繞,但不以為苦也,直到八通關草原往觀高坪時,因古道崩陷嚴重而封閉,不得不高繞八通關山西峰,走得辛苦備嚐,略似足足多走一座百岳,卻也多一段驚險插曲,即壯士周亞屏不走高繞路線而選擇強渡封閉之古道,陀螺殿後卻不見周跟來而誤以為周失事而傷心欲絕,待回山屋發現周已安然強渡關山先行抵達時,驚喜交加卻大發雷霆責周不守團隊紀律危害個人安全等,一時場面尷尬不知所以。我乃權充和事佬,說周之冒險行為固有輕率而置個人生命於險地之虞,但他英勇事跡昭昭有目共睹,足堪表揚,功過相抵可也。事件終於和平落幕,皆大歡喜也。
第九天
一早離開觀高山屋賦歸,大夥顯得輕鬆愉快;但這段14K山路仍舊時有崩陷高繞,非輕易可即。一路沿著陳有蘭溪下行,山高谷深臨淵屨薄,不敢大意焉,其中乙女雲龍兩瀑布仍舊高飛壯觀,只是道路險阻,遊客已大不如前矣!我們中午時分抵東埔,馬上衝進溫泉飯店洗溫泉,洗去一身汗臭與塵勞,煥然一新,高興完成這趟南二段縱走壯遊也!
後記
你很高興完成這趟中央山脈南二段縱走行程,証明你擔心歲月不饒人而積極行動之舉可取也。你可以在為時太晚之前再去嘗試南湖中央尖或馬博橫斷或能高安東軍或聖稜線等等,只是爬山目的似不在証明自己能力或記錄,即使你可以嘗試再嘗試。美國登山家柯里察(Cory Richards)說: 爬山像愛情,難以解說言傳;我們堅持百忍,只為那發現自我及世界之美的喜悅。(Climbing is akin to love. It's hard to explain; we endure pains for joy that comes with discovering ourselves and the planet.)誠哉斯言!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27/2007 The catcher in the Rye, by J. D. Salinger, 1951
很久很久以前即聽過「麥田捕手」這本書,但直到我女兒推介後,才借來一讀,且一口氣讀完它。

本書名為「麥田捕手」,其實跟書中故事無關(卻讓我這個非棒球迷興趣缺缺而未去讀它);它是主角的早逝哥哥生前寫在棒球手套上的一首詩中的一小段改寫而成(他深愛他的哥哥,只有這個手套留給他無限的懷念),是主角回答她的妹妹問他能否說出一件他喜歡的事時,才說他要用這個手套接住那些掉入深谷的小孩(其實是他自己的寫照),才成了書名。

本書描寫一名16歲高中青年被退學回家前的一段幌盪故事(獨白),描寫他的焦慮、憂鬱、壓抑、挫折、孤獨、苦悶、迷失,似乎週遭充滿心智喪失、無是非羞恥的低能騙徒。他覺得噁心、厭惡、憤怒、虛無;他沒辦法完成任何一件事(他已被退學三次,且再被退學離校中),因為他沒辦法開始;他一直尋找,可是他永遠尋找不著,因為他不知道他要尋找什麼。他陷入虛無縹緲的黑暗中,找不到人生方向與目標,似乎就要像斷線風箏或像掉入深谷的小孩般繼續流浪迷失,幸好他的前任英文老師給他一些啟示,剖析他的困境,思考他的「心靈尺度」及可能方向,似乎才呈現峰迴路轉柳暗花明的新景象。

本書以獨白方式撰寫,細寫這名16歲高中青年的心路里程及善良本性,雖然文中多屬瑣碎小事,卻不乏機智道義、溫柔感性、緊張衝突等情節,讀來自然生動流暢,毫無枯燥瑣碎之憾。作者使用甚多俚語以呈現16歲高中生的一般用語習慣,但不同人物則各有不同用語,顯示作者運用文字的純熟用心。我覺得最後這名退學青年造訪他的前任英文老師的一段對話,可算是本書的概括性精華,很可作為一般青澀年華的青少年及其家長師長參考,故節錄如下:

 I have a feeling that you’re riding for some kind of a terrible, terrible fall…. it’s a special kind of fall, a horrible kind. The man falling isn’t permitted to feel or hear himself hit bottom. He just keeps falling and falling. The whole arrangement’s designed for men who, at some time or other in their lives, were looking for something their own environment couldn’t supply them with. Or they thought their environment couldn’t supply them with. So they gave up looking. They gave it up before they ever really even got started.
 I think that one of these days, you’re going to have to find out where you want to go. And then you’ve got to start going there immediately. You can’t afford to lose a minute. Not you.
 I think that once you have a fair idea where you want to go, your first move will be to apply yourself in school. You’ll have to. You’re a student—whether the idea appeals to you or not. You’re in love with knowledge. And I think you’ll find, once you get past all the Mr. Vinsons, you’re going to start 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that is, if you want to, and if you look for it and wait for it—to the kind of information that will be very, very dear to your heart.
 Among other things, you’ll find that you’re not the first person who was ever confused and frightened and even sickened by human behavior. You’re by no means alone on that score, you’ll be excited and stimulated to know. Many, many men have been just as troubled morally and spiritually as you are right now. Happily, some of them kept records of their troubles. You’ll learn from them—if you want to. Just as someday, if you have something to offer, someone will learn something from you. It’s a beautiful reciprocal arrangement. And it isn’t education. It’s history. It’s poetry.
 I’m not trying to tell you, that only educated and scholarly men are able to contribute something valuable to the world. It’s not so. But I do say that educated and scholarly men, if they’re brilliant and creative to begin with—which, unfortunately, is rarely the case—tend to leave infinitely more valuable records behind them than men do who are merely brilliant and creative. They tend to express themselves more clearly, and they usually have a passion for following their thoughts through to the end. And most importantly, nine times out of ten they have more brilliant than the unscholarly thinker.
 If you go along with it any considerable distance, it’ll begin to give you an idea what size mind you have. What it’ll fit and, maybe, what it won’t. After a while, you’ll have an idea what kind of thoughts your particular size mind should be wearing. For one thing, it may save you an extraordinary amount of time trying on ideas that don’t suit you, aren’t becoming to you. You begin to know your true measurements and dress your mind accordingly.
 我有個感覺,你正在一種非常可怕的墜落中;一種特別的、恐怖的墜落。這個墜落中的人無法感覺他的墜落或聽到他墜落到谷底的聲音,他只是一直不停地往下墜落。這種墜落只發生在一些人一生中的某些時候,他們尋求某種他們的環境無法提供、或他們認為他們的環境無法提供的東西,所以他們放棄尋找,在他們開始去尋找之前便放棄尋找。
 我想這幾天你便要找到你想去的地方,然後馬上動身前往。你無法再等了,你必須馬上行動。我想一旦你清楚知道你想去那裡,你的第一步應該是回到學校。你必須如此,因為你是個學生,不管這個想法你喜不喜歡;你熱愛知識,而且我認為,只要你通過文森先生的所有課程要求,你將會一步一步接近你心中非常非常珍惜的知識,如果你願意去尋找,且耐心去等待。
 除此之外,你將發現,你不是第一個對人類行為感到迷失害怕厭惡的人。這一點你絕不會孤獨,反而應該感到興奮與啟發去學習。很多人跟你一樣深受道德與精神方面的困擾,可喜的是,有些人留下他們困擾的記錄。你可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教訓,如果你願意,就像有一天別人也可從你身上學到一些教訓一樣,如果你有任何東西可提供別人參考。這是一種美麗的互惠安排;它不是教育;它是歷史,是詩。
 我不想說,只有受過教育及上過學校的人才能夠貢獻這個世界,這不是如此;但我要說,受過教育及上過學校的人,如果他們有個聰明且有創意的開始(不幸這是很少有的情況),則比那些沒受過教育或上過學校但有些聰明創意的人,更能留下珍貴的東西給後代。他們比較能夠清楚表達自己,也比較熱情去徹底思考問題直到完成。更重要的是,他們十個有九個比那些沒學問的思考者更聰明。
 如果你能夠深入學習思考一段時間,它將顯示你的心靈尺度,它適合什麼,或不適合什麼。然後你將了解你那特殊的心靈尺度應該怎樣思考。至少一件事,它將省掉你長期徬徨摸索的寶貴時間。你將開始了解你的真實自我,並持續成長。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5/2013東岸一日雙塔鐵馬行(之後)

東岸雙塔鐵馬行回來,感到一種壯遊歸來的疲倦與滿足。行前的猶疑掛慮皆已煙消雲散,沿路中的追逐奔波與辛苦困頓皆已化作甜美回憶,正如李白詩:「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不亦快哉!

趁著週末氣溫驟降,晴空萬里風和日麗,我跨上鐵馬便往水庫行,想去看看水庫楓紅了沒?繞過槭林公園,兩旁綠蔭夾道,陽光穿林灑下斑駁光影,顯得清新爽朗,光彩奪目;水庫水位豐滿,波光粼粼,映照著四週綠色山巒,又顯得綠意盎然,秀色可餐。我輕踩鐵馬徐行,特別想去回味東岸雙塔行中之類似路段,可惜皆已淡忘無可比擬矣!

過阿姆坪,續往北橫復興行;一路長上坡,不輸雙塔行;過角板山叉路口,急下坡後轉往東眼山,一條清爽幽靜的山路,可遠眺北橫及羅馬公路,亦可遠眺三峽及台北都市,騎來吃力卻也開朗舒暢,感覺體能差可;一小時後自東眼山折返飛奔下北橫,是鐵馬得意暢快時光也;轉羅浮,轉羅馬公路,人車稀少,一直回想著雙塔鐵馬行之浮光掠影,似乎仍舊沈思那段撲朔迷離行程裡。

在羅馬公路第一景小吃店吃午餐,一群年輕騎士亦下馬休憩喝咖啡,見我一人獨行,好奇問我:「大哥,請問貴庚幾何?」我不禁啞然失笑說:「難道你懷疑我已七老八老?難道我的容貌已洩漏我的年齡秘密?」我豎個姆指誇讚他們及早遊山玩水,他們似乎半信半疑我這老者怎能獨騎羅馬公路?若他們知道這個老者已完騎東岸一日雙塔,豈不更驚訝不已?

過關西,轉糞箕窩山路回二村,空山寂寂,半無人語響,依舊風和日麗,想著蘇東坡定風坡詞:「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26/2013東岸一日雙塔鐵馬行(後記)

東岸一日雙塔鐵馬行終於成行,我們八位鐵馬勇士中只有我年過六旬。看他們英氣煥發雄壯結實,我知道我必須更勇往直前才能跟隨,同時也為能與這群健美帥哥們一同挑戰艱難而感到與有榮焉。

一早氣溫偏低,我們各自騎往最近火車站,再搭同列火車往福隆,再沿著北海岸騎往8K外之三貂角燈塔集合。一路海空遼濶,陽光明亮,感到輕快舒暢,鬥志高昂。三貂角燈塔坐落在台灣最東岬角上,是太平洋區重要指標,有「台灣眼睛」之稱。大夥在燈塔前「拍照存証」後,10時魚貫出發。年輕人輪流在前面領軍,隊形整齊,節奏明快,默契良好,似乎訓練有素貌,不覺已過頭城壯圍五結抵蘇澳,時間還不到中午12時。大夥快速午餐後,蓆不暇暖,又匆匆啟程進入蘇花公路,開始此行第一個長坡挑戰。13時抵東澳,14時抵南澳,15時抵和平,16時出崇德隧道,真是車行迅速,輕車已過數重山!我維持在前車尾燈範圍內,亦步亦趨,想著至少在花蓮前不能跟丟,而我們也在17時前抵花蓮。車友蔡桂琦妹妹早已備妥晚餐水果飲料等待我們到達,我們一群人也毫不客氣狼吞虎嚥橫掃秋風,精氣神皆得到充分鼓舞補充,也讓我打消準備打退堂鼓之打算,決定繼續前行。

出花蓮南行,微冷,感到萬家燈火,夜色昏迷朦朧,沿路景物殊無特徵可言(無暇分辨故也),我們已快速通過鳯林光復抵瑞穗小休。乘空打個電話給老婆,說我們已過花蓮抵瑞穗往南進行中。老婆其實沒有里程概念,無法感受我們路途奔波之苦,但顯然高興接到我這個訊息,畢竟我是她關心的對象。過瑞穗轉193省道,沿秀姑巒溪左岸直行。一路村落稀疏,車行稀少,只有我們在靜謐夜色中魚貫急行,「點綴」在這想必美麗的鄉野風光裡。抵玉里(2150),黃正儒認為我們速度太慢,體力減弱,前面富里金崙壽卡滿州等陡坡比蘇花公路還難,恐怕無法達成一日雙塔目標;蔡桂琦則認為我們速度進度皆已超前,故持續穩定前進即可,不必猛衝(反而更難持久)。所以兵分兩路,各自努力前進,不必等候;所以我與蔡及林東河等三人同行。

過玉里,我們依舊以穩定速度前進,精神體力似也依舊旺盛!?爬過富里長坡,進入台東縣的池上關山鹿野,似乎越來越少村落人煙及路燈照明(三更半夜,誰會在馬路上閒逛?),再過太麻里金崙長陡坡到大武達仁(0440),時間似在預期範圍內,我們鬆了一口氣。大夥在此休息補給,準備應付壽卡滿州最後一段大考驗,感到成功可期也。

達仁上壽卡12K長陡坡,其實並不特別難騎,只是經過將近19小時長途奔波,實在有些強弩之末。黑暗中只有陣陣卡車轟隆呼嘯而過,我緊握車把奮力向前,感到一種熟悉的弦律一直在腦海中重覆播送著。一小時後爬上壽卡,天剛微白,突然感到濕冷。待休息擦汗後,突然感到睡意如潮;經牡丹旭海長下坡,我只能半睡半醒半騎,險象環生,有些擔心是否還能如期完騎?所幸過港仔,路面顛頗,海風強大,多少掃除一些睡意;待爬上分水嶺長坡後,才清醒過來;過滿州,轉屏鵝公路,過風吹沙,陣陣落山風威力驚人,差點連人帶車吹落路邊水溝裡。但鵝鑾鼻目的地在望,我順利以23小時40分鐘完成一日雙塔鐵馬行,可喜可賀也!!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30/2013 東岸一日雙塔鐵馬行(前篇)

友人騎過西岸一日雙塔(富貴角燈塔~鵝鑾鼻燈塔),需24小時內完騎五百餘公里,體力耐力驚人,令人刮目相看;但他卻舉重若輕,若無其事,且意猶未盡之餘,又再邀集車友去騎東岸一日雙塔(三貂角燈塔~鵝鑾鼻燈塔),我也忝列在其參考名單中,讓我一時有些飄飄然,卻也戒慎恐懼不敢冒然參加。但當我發現其他車友響應不如預期熱烈時,我轉而強力鼓吹,呼籲車友勇於參加,理由如下:

我年過半百才開始騎車,約有五年經驗。第一次騎上石門水庫時,上氣不接下氣,想著不會再騎第二次了;第一次騎上佛陀世界時,一樣上氣不接下氣,暗笑自己虐待狂,何苦騎這種山路?後來慢慢擴大騎乘路線,也增加很多第一次,也不再理會第幾次了。這是偶個人經驗,野人獻曝一下。重點一是每個第一次都讓我很苦惱一些「哲學式」問題,如為何去騎?騎不上怎麼辦?發生意外怎麼辦?等等,事後証明都是些「假問題」;重點二是很多第一次都從別人開始,別人已不知第幾次了,自己才開始,至少我自認不可能獨創第一次,所以我要趁這個機會參加這個壯舉,不然我可能不會自己千辛萬苦去騎這趟一日雙塔。這個決定,不管是自不量力或是雄心壯志,大概只有結果揭曉時才能評斷;但沒有行動就不會有結果,所以還是先行動吧!因為今天走不成,明天不太可能更容易走,如果真想走的話,然哉??請笑納參考。

這個東岸一日雙塔鐵馬行將在下月月圓時成行,預計較其對應之西岸一日雙塔困難些(多些山路也),我審慎樂觀完成這個壯舉,寫下自己的第一次新頁;苟心有餘而力不足而失敗,我亦坦然於我失敗在我已奮力一摶之後;故我皆將有以自得自豪之處而浮一大白,且哈哈一笑也!(待續)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3/2013 一日雙北鐵馬行(北宜北橫)

九三放假無事,臨時決定再騎雙北,沒有多少準備或考慮,有點即興隨興,但也可能是我腦海中蘊釀多時的打算。回想去年八月獨騎雙北之辛苦勞累仍舊歷歷在目,但再試一次的念頭似也潛滋暗長不絕如縷,似乎越困難越有風險越值得冒險嘗試。

三時半起床整裝待發,老婆聞聲跟著起床替我準備早點;其實我是準備在途中休息時再吃,但既然老婆用心便也吃了再走。四時推車出門,天色一片混沌,大地一片寧靜,只有盞盞路燈灑下清冷亮光,顯得孤零詭異。我跫過石管局,像個夜遊神,心中不無幾分孤單與得意,畢竟此行艱難一向被車友視為畏途,而我卻已第二次嘗試踏上征途矣。

過大溪三峽,轉安坑新店,天色漸明,人車漸增,似是個晴朗美麗的上班天。我安穩往北宜公路前進。一路緩上坡,騎來適中。過小格頭,特別回想當年往遊鷺鷥潭盛況,現在則已淹沒在翡翠水庫下矣!路邊尚有幾戶店家無人看管,頗是殘破淒涼,只有遠處山腰瀰漫大片雲海,增添不少山色與遐想。

過坪林,青山綠水,良田美竹,每覺其為最美山城,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再爬一程過石牌縣界,便直下九彎十八拐到礁溪,可見美麗蘭陽平原一覽無遺。時間才過九點半,到7-11喝碗熱湯,感覺良好,正是So far so good; keep going!!

十時再從礁溪出發,循路過宜蘭往員山大同行,漸行漸往偏遠山區,感覺陽光猛烈悶熱且單調,只有大卡車運載山區蔬菜呼嘯而過,揚起陣陣塵土與廢氣,讓我感到口乾舌燥。看到路邊勞委會職訓局房舍儼然,便不請自入,找片陰涼休息再上路。只是一路荒涼無人,只有我是個孤獨旅人。過大同鄉公所牌樓,難得看到聚集房舍建築,也難得找到路邊一家不起眼小吃店休息午餐,想到此去再無商店可補給,便感到慶幸,而其湯麵加冰啤酒也正合我意,值得一記也。

酒足飯飽之餘,趕緊再上路,卻也一路上坡下坡,再加上猛烈陽光而感到吃力,過九寮溪步道及松羅步道風景區,皆曾來此一遊而有些親切感,直到北橫入口已是午後一時半,也是北橫大陡坡之開始。我好整以暇心無旁騖,準備面對這20K九彎十八拐連續陡坡大挑戰,測試自己長途跋涉後之體能極限。一路只有我在苦苦撐持上坡,每一步都重逾千鈞,每一步都是個完成與開始;汗水濕透了衣襟,也模糊了視線,我不能停止踩踏,不然便不進反退,而這四下無人綠蔭蔽空的陡峭山路似也無動於衷我的汗水與辛苦,而我腦中似也響著某個熟悉旋律,配合著鐵馬節奏重覆進行著,0.1K,0.5K,慢慢消失在背後,一個彎又轉過一個彎,偶而還可看到底下轉過的山路,有點居高臨下的感覺。總之我盤旋在這山的羊腸小道上,隱藏在這山的綠色林蔭裡,忘了路之遠近及時間之流逝,終於看到100林道守衛站人員,不無倍感親切。我喘口氣,望著山巒疊翠,鬱鬱蒼蒼,想著天色不早,但也猶未太晚,我還有10K上坡到明池山莊,還有70K北橫山路回到溫暖的家。

自明池下西村再上四稜,騎來依舊辛苦,但自四稜下巴陵則暢快無比,似乎此山唯我獨享。待爬上蘇樂,暮色漸近,想著休息是為走更遠的路,故抽空在路邊小吃店吃碗難吃湯麵,順便欣賞店家小女兒又摟又抱又背她的迷你小狗,狀極親熱可愛,不覺啞然失笑!乃再趕緊上路,只見暮色蒼茫襲捲而至,北橫山路顯得寂靜沈重荒涼,幾處狹彎來車燈光險讓我目盲。至羅浮,天色全黑,只有幾處昏黃燈光或明或暗,點綴在無邊黑暗裡,我謹慎摸索前進,經復興三民大溪,終於安抵家門。總時間16小時,總里程245公里,風塵僕僕一路辛苦,一個充實美滿的一天!
(End)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22/2007 誰殺了愛情故事?
愛情故事似是人類最偉大的傳奇,不管騷人墨客或平民百姓,總有一些美麗纏綿的愛情故事傳誦久遠,有些成為詩歌文章,有些成為動畫電影。三四年級老生可能還懷念著「飄」、「齊瓦哥醫生」、「畢業生」等愛情故事,五六年級生可能對「鐵達尼號」有不同的憧憬與嚮往,但這類故事卻越來越少或難再蔚為風潮,也難再賺人熱淚與鈔票,原因何在?

時代雜誌(TIME, August 27, 2007)Belinda Luscombe發表一篇文章「誰殺了愛情故事」,評論一些傑出愛情電影的票房記錄,並分析愛情電影所面臨的困境與原因。其中一些有趣論點摘錄如下:

  1. 史上最成功的愛情電影"鐵達尼號"至今已十年了,它創造六億美元的美國票房及11項藝術大獎,至今尚無另一部愛情電影打破這個記錄。十年了,我們不再激情戀愛了嗎?幾十年來電影界最愛的主題及幾百年來小說及歌曲創作的引擎,為何不再受到熱情歡迎呢?是幾十年來的性別解放與女性主義運動,或近年來的網路約會潮流,根本改變這個傳統愛情故事的魅力?或拜金主義的電影界已搾乾它的魔力?到底誰殺了這個愛情故事?
  2. 電影界內其實仍舊渴望拍攝愛情電影,困難的是找不到美好獨特的劇本故事,更困難的是找不到願意出資拍攝的片商,另外演員也擔心劇情不夠前沿顛覆。但問題不完全在預算,以前演員想擠身A級名單,主演愛情電影是其必經之路,現在多元開放的世界裡,演員很難再扮演觀眾夢幻情人的角色。真正需要的是美好的愛情故事。
  3.  愛情故事古早古早就有,全世界各地都有,人人也都有,使它變得幾乎不可能寫得很好。但問題不在於它的親蜜熟悉,而在於它很難讓人信以為真,因為我們對愛情故事的期望已改變。
  4. 如果你寫個虛構故事,描述一個逃兵綁架一個孕婦,最後朝她頭部開槍而死,讀者會以為很寫實,即使它從來不曾發生在真實人生中。但如果你寫個真實故事,描述兩個情人墬入愛河,則因為它每天發生千百萬次,你總有理由被指控為不真實及多愁善感。
  5. 我們誤認真實與虛構的最大原因在銀幕上的故事似乎與我們週遭發生的故事無法關聯。我們擔心工作、收入、成就、外表、別人觀感等,愛情似乎不再是我們緊張生活的慰藉或替代品;愛情追求者可能只想追到對象,然後再回到原來生活步調,這有什麼愛情浪漫可言?
  6. 不只我們對「幸福結局(Happily-ever-after)」的期待改變了,全球網路無限制的約會性質,也意味著我們不必再擔心交際關係的困難,合則留,不合則去,尋找一個心靈伴侶似乎不再是個意志決心的障礙競賽,而只是個數字遊戲。。。。。。。。。


文中列舉歷來十大愛情電影票房如下:

  1. Gone with the Wind (1939), Clark Gable and Vivien Leigh, US$1,329,453,600.
  2. Titanic (1997), Kate Winslet and Leonardo DiCaprio, US$844,515,900.
  3. Doctor Zhivago (1965), Julie Christie and Omar Sharif, US$816,811,300.
  4. The Graduate (1967), Dustin Hoffman and Katharine Ross, US$563,059,800.
  5. Love Story (1970), Ali MacGraw and Ryan O'neil, US$460,587,800.
  6. Ghost (1990), Demi Moore and Patrick Swayze, US$338,641,200.
  7. Top Gun (1986), Kelly McGillis and Tom Cruise, US$313,546,200.
  8. An Officer and a Gentleman (1982), Richard Gere and Debra Winger, US$287,262,100.
  9. 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1967), Katharine Houghton and Sidney Poitier, US$284,631,000.
  10. Pretty Woman (1990), Richard Gere and Julia Roberts, US$277,520,900.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29/2013 苦甜的蔗糖故事
(一)
在一萬多年前,在新幾內亞小島上,甘蔗開始被人種植。當地土人視之為萬能草藥,生吃其莖,治療各種疑難雜症及心情,成為新幾內亞古老神話古事的要角,其中之一說人類之誔生來自於土人與甘蔗之交配,所以在宗教祭典儀式中,巫師必須啜飲盛裝在椰子殼內之糖水以示尊崇,只是現在已改用罐裝可樂取代。
這種藥用甘蔗在新幾內亞小島間緩慢流傳,直到西元前1000年左右才傳到亞洲大陸,其中約在西元500年才傳到印度而被製成粉末,作為治療頭痛、胃脹及性無能之藥方,其煉製技術一直保持為一種神秘科學,只在師徒間流傳。約在西元600年間,這些技術流傳到波斯,那裡王公貴族喜好以甜點款待其賓客。當阿拉伯大軍征服波斯等中東地區時,他們也帶走糖的知識及愛好,就像色彩灑向轉動中的風扇一樣到處噴灑,先這裡,次那裡,每有崇拜阿拉之處就有糖。史學家Sidney Mintz在其「甜美與武力(Sweetness and Power)」一書中說:「阿拉伯大軍所到之處,蔗糖亦隨之,可說蔗糖跟隨著可蘭經而傳播。」
伊斯蘭教卡里發們爭相展示珍貴稀奇之蔗糖以示其國之富足,平民百姓則視為難得之奢侈品。阿拉伯人改善蔗糖精煉技術,使之成為一種專門企業。整個製糖工作極端辛苦,炙熱太陽、閃亮彎刀、熱鍋爐煙燻及磨坊碾碎等,被視為只適合最低等平民工作,許多蔗田變成戰俘集中營,多來自伊斯蘭及基督徒交戰之東歐俘虜。
也許最早愛上蔗糖的歐洲人是英法十字軍戰士,他們遠赴中東從異教徒手中奪取他們的聖地,也帶著蔗糖的傳奇見聞及回憶返鄉。但甘蔗無法在氣候溫和的西歐地區種植,它需要炎熱多雨之熱帶田園,使得歐洲蔗糖市場只能靠伊斯蘭貿易之細微末節維持,也只有高貴望族才能享用,其稀有珍貴有如香料一般。但西元1400年後,奧圖曼帝國佔據整個東歐地區,使得西歐與中東之貿易更加困難,讓熱愛蔗糖之西歐貴族們只有三種選擇,即選擇與南歐小蔗糖工廠交易、或擊敗奧圖曼帝國、或開拓新蔗糖來源。他們選擇後者,同時開啟了他們所稱的探險拓荒時期,讓歐洲人走遍全世界去尋找新領地新島嶼,實際是去尋找適合種植甘蔗之蔗田。西元1425年,葡萄牙王子「航海家亨利」首先挀遣一批殖民者到大西洋之馬得拉半島(Madeira)種植甘蔗,並延伸到新發現之維德角(Cape Verde Island)及加那利(Canaries)群島,成為各國爭相仿效之先例。西元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啟航新大陸時,也帶著甘蔗隨行,從而開啟加勒比海廣大蔗園及奴隸種植時代。
(二)
哥倫布在新大陸種植之第一棵甘蔗地點在希斯盤紐拉(Hispaniola,即Haiti),也是幾百年後不斷發生奴隸叛變的地方。哥倫布登陸後數十年中,甘蔗磨坊林立於牙買加及古巴,成為當地最大特色;而雨林被砍伐殆盡,人口因外來疾病或戰爭或奴役而銳減。葡萄牙人更創造一種最有效率之經營模式,讓巴西成為繁榮殖民地,奴役十萬以上勞工,源源不斷生產蔗糖輸往西歐及世界各地。但甘蔗越種越多,糖價也隨之下滑;糖價下滑,蔗糖需求也隨之增加;經濟學家稱這現象為「良性循環」──但若你剛好站錯邊,則你不會使用這個詞彙。到17世紀中葉,蔗糖已從奢侈品(如肉豆蔻香料般)轉變成日常用品,開始普及於中產階級及窮人,這有賴於廣大奴隸勞工之大量種植生產。到18世紀,甘蔗與奴隸便完全聯結在一起,每隔幾年便有新島嶼被殖民、被清除、被種植,如波多黎各、千里達(Trinidad)等。當當地居民死亡,便由非洲奴隸遞補;當甘蔗採取碾成蔗糖,便堆積船艙運往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地,再與其他商品交易,這些商品再運往非洲去交易更多奴隸,構成一個「三角貿易」,其中一角稱為「中途旅程(Middle Passage)」,數百萬非洲人因此喪命。直到1807年英國禁止奴隸交易為止,超過11百萬非洲人被運往美洲新世界,其中半數以上淪落蔗田當奴隸。根據千里達政治家及史學家Eric Williams的說法:「奴隸不是種族歧視之產物,反而種族歧視才是奴隸之產物」,亦即非洲人不是因為他們被視為出身低劣而被奴隸;他們被視為出身低劣是為了正當化奴隸制度之存在,目的是為早期蔗糖交易之繁榮興旺。
英國最早殖民之甘蔗島是南美之巴貝多(Barbados)。當英國船長於1625年5月14日發現它時只是一片廢棄荒島,但很快便充滿磨坊、農莊及小木屋,原來種植之菸草棉花也很快被甘蔗取代,就像加勒比海任何小島一樣。一個世紀後,田園耗盡,水源乾枯,那些野心勃勃墾殖者只好離開巴貝多,再去尋找另個小島去墾殖,1720年牙買加奪得這個蔗糖王冠。
對於一個非洲人而言,生活在這些小島上是個地獄。整個加勒比海地區,千百萬人死在蔗田及磿坊裡,或死在逃亡途中。歐洲人逐漸感到這種貿易的罪惡感,改革者呼籲廢除這種貿易,家庭主婦們聯合抵制奴隸種植之甘蔗。在「蔗糖:一部苦甜的歷史」一書中,作者Elizabeth Abbott引用貴格派領袖William Fox對群眾講話時說:每吃一磅蔗糖,我們可說吃了兩盎司人肉。在Voltaire小說Candide裡,一個奴隸解釋他為何失去一手一腳時說:當我們在磨坊工作時,不小心被磨石咬到手指,工頭便砍斷我們的手;當我們試著逃跑,工頭便砍斷我們的腳。我就是這樣失去一手一腳,也是你們在歐洲吃糖的代價。但即使如此,這種蔗糖熱潮無法擋,它是當時的石油,你越吃它,你胃口越大越想吃它。在1700年,英國人平均消耗量為4磅;在1800年,平均消耗量為18磅;在1870年,那個甜齒傢伙消耗量為47磅;他們心滿意足了嗎?當然不!在1900年,增加到100磅,而在這30年中,世界蔗糖產量從每年280萬噸增加到1300萬噸。現在一般美國人每年平均消耗量77磅,或每天消耗22茶匙,遠超過美國心臟協會建議的消耗量(男性每天9茶匙,女性每天6茶匙)。
(三)
科羅拉多大學腎臟學家Richard Johnson說:「每次我探究一種疾病、追蹤其病因,我總會發現它與糖有關。」他是個大個子,說話時兩眼炯炯有神,他問:「為何現在全球高血壓患者佔總人口1/3,在1900年只佔1/20?為何在1980年時全球糖尿病患者153百萬人,現在增加到347百萬人?為何越來越多美國人過胖??我相信糖是其中原因之一,若不是主要罪魁禍首。」回顧1675年西歐開始流行蔗糖時,英國醫生兼皇家學會創始人之一Thomas Willis發現糖尿病患者之尿液有甜味,好像添加蔗糖或蜂蜜一樣。250年後,哥倫比亞大學教授Heaven Emerson指出1900年至1920年間死於糖尿病者顯著增加,與當時大量攝食蔗糖有關,而在1960年代英國營養學家John Yudkin進行一系列動物及人類飲食實驗,發現食物中高含量糖分可導致血液中高含量之脂肪及胰島素,正是心臟病及糖尿病之兩大因素。但Yudkin之發現淹沒在當時大部份科學家相信食物中太多飽合脂肪所引起之高膽固醇才是肥胖及心臟病原因,並沒受到應有重視。結果是美國人食譜中脂肪含量只佔一小部份,遠小於20年前之含量,但美國人肥胖之比例仍居高不下。Johnson及其同事說其中最主要原因不是脂肪而是糖,尤其是果糖(fructose)。一般蔗糖(即桌糖)含有等量之葡萄糖及果糖,後者是天然水果中所含之糖分,也是桌糖如此甜美之原因,但人體對兩者之消化方式不同。葡萄糖是由身體細胞消化吸收,果糖則由肝臟分解處理,並產生稱為三酸甘油脂之脂肪,其中一部份留存肝臟內,長時間後則變得油膩且劣質,另大部份則進入血液中,長時間後使得血壓增高、血管組織逐漸抗拒胰島素,因此胰臟便釋出更多胰島素以為因應,遂變成新陳代謝併發症,變得肥胖(主要在腰部)、高血壓、第二類糖尿病、心臟病等。美國國家健康局(NIH)統計約有1/3美國成人符合這種新陳代謝併發症,主要原因即攝食過多果糖所致。
近來美國心臟協會也警告不要在食物中添加太多糖分,但其理由是認為糖份中只有熱量而無營養成份,Johnson及其同事認為這個理由錯誤,因為攝食太多糖份不僅毫無熱量,而且有毒。他歸納一般觀念如下:美國人肥胖是因為他們多吃少運動,但他們多吃少運動是因為他們吃太多糖成癮,這不僅讓他們更胖,也讓他們耗盡能量,只能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換句話說,你看電視不是因為電視節目好看,而是因為你沒有能量去運動,因為你吃了太多糖。
解決之道?停止吃太多糖!當人們停止攝食過多糖後,大多病狀便消失。問題是現在食品中,根本難以避免糖份,這也是糖消耗量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食品製造業者在食品中添加糖份以取代減少之脂肪,讓它們看來更健康(如無脂糕餅等),其實其中含有大量糖份,這造成一種最壞後果是:你病死並不是因為你吃了太多你喜歡的食物,而是因為你吃了太多你痛恨的食物,因為你並不想病死!
(四)
如果糖對我們身體這麼有害,為何我們那麼喜歡它?答案是,如果將糖液注射到你血管中,你腦中快樂中心便產生如海洛因及古柯鹼所產生之快樂反應一樣;而且所有美味食物都能產生這種快樂效應,這也是它們為何可口美味之原因!只是糖所產生之效應更明顯──它會讓人成癮。
如此產生另一個疑問是:為何我們的腦會對一種有毒化合物產生快樂反應?Johnson說:這都跟我們過去猿類祖先生活在熱類雨林中以水果維生有關;當時(22百萬年前)全年如夏,水果豐足不虞匱乏,但約5百萬年前氣候突然變冷,果實匱乏,饑荒隨之,其中有隻猿猴發生基因突變,可以高效率消化果糖,即使只有少量果糖也可儲存成脂肪,讓它在食物短缺之寒冬中極具生存優勢,所以現在所有猿猴都遺傳這種果糖愛好基因,包括人類,它幫助我們祖先渡過貧瘠歲月。但當食物豐足,攝取過多果糖已遠非我們過去演化去適應少量果糖之基因所能適應,而反過來成為傷害我們身體的兇手。這真是莫大諷刺:那個曾經拯救我們的東西,最終殺害了我們!

到處可見的糖:
1. 汽水(soda),含有汽泡的水。18世紀時發現在水中加入二氧化碳可起泡泡而製成汽水,後來加糖製成沙士、薑汁汽水、可樂等飲料。現在一瓶12盎司汽水中約含10茶匙糖(42克)。
2. 棉花糖(cotton candy),一種在露天馬戲團上必有之甜點,稱為仙女絲絨,其實只是一種有色糖絲。它的前身──紡絲糖,其實是15世紀威尼斯人的藝術,作成各種動物、小鳥、或建築物等形狀以娛樂客人。
3. 麥片(cereal),童話故事中小熊葛蒂拉(goldilock)說她所吃的第三碗麥片最剛好,現在任何想有更多選擇的愛好者皆可注意美國專利局(PTO)註冊有案之麥片即有2000餘種。在1800年代首度被包裝成全麥健康食品,到1920年代開始轉變成塗裹糖粉之薄片、鬆餅、泡芙等。
4. 糖漿(syrup),從菜湯到飲料,高果糖糖漿(HFCS)橫掃整個加工食品市場,稱為糖界妖女,比桌糖還甜且低價。2011年世界前五大消費國是美國(每人年均消費量51磅)、墨西哥(32磅)、加拿大(23磅)、阿根廷(18磅)、南韓(15磅)。
5. 糖果(candy),美國人特別喜愛糖果,2011年就花掉320億美元,每人平均吃掉25磅。以前是富裕人家之奢侈品,19世紀糖價大跌及大量生產下,目前已遍地皆是。
6. 糕餅(cupcake),12月15日是美國國家糕餅日;它最早進入美國食譜是1826年,目前(2011年)世界前五大消費國是巴西(每人年均消費量122磅)、俄國(88磅)、墨西哥(76磅)、埃及(70磅)、歐盟(70磅)。

Ref: Sugar Love (A not so sweet story) by Rich Cohen,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2013/08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4/2011車諾比核災25年後

2011年日本發生311震災引發福島核災,舉世震驚,不只哀日本一國之災難,更哀全體人類核能安全之困境──它像永不熄滅的火,難以馴服的怪獸,一旦失控,災難便難以彌補。時代雜誌於該年五月(TIME, 5/9/2011)報導車諾比核災25年後景況,似可作為福島核災之未來寫照,僅摘要如下,請參考:

車諾比核電廠方圓半徑30公里區域被稱為「隔離區」,散落著廢棄的汽車、拖拉機、建築物及住家等,逐漸湮沒在茂密草欉中。以前核電廠工人出入繁忙的街道旁掛著一塊殘破招牌,寫著:「永不回頭!再見,Pripyat!4/28/1986」,顯得詭異淒涼!這是史上最慘烈核電廠爆炸25年後之景象一瞥!

車諾比核電廠爆炸後之輻射塵擴散至整個北半球,至今依舊在危機處理中。現在穿著白色防護衣及面罩的工人每天到場工作,正建造一座新混凝土防護牆以取代當年建造之石棺,裡面封存著仍舊放射性的核爐心;這個石棺已開始崩落,且可能塌陷,隨時可能造成另一次輻射污染危機。這些輻射同位素,千年萬年後仍具有放射性,清理這些殘留物不只是當年肇事者的責任,更是其後子子孫孫無可旁貸的責任。若問這個區域何時可再適合人類居住,專家說至少需200個100年!這麼漫長的時間跨度讓人感到無奈與沮喪,不得不納悶一個安全問題怎要溯及既往數百世代或數十千年?而其中高昂的清理維護費用,更是個難解的負擔。烏克蘭政府在該核災25週年前夕召開一個國際捐助會議,勸募建造一座新混凝土防護牆所需之11億美元基金。但這麼昂貴且龐大之防護牆(高110公尺,重29千噸)亦僅有短暫壽命(相較於放射性時間跨度),百年內仍需由後代子孫重建,除非其內之放射性核心可安全移置其他地點,而這本身便是個昂貴又艱難任務。

事實上,任何與輻射有關的事物都以緩慢節奏進行著。人類暴露在輻射粒子下會增加罹癌風險,但其危險位準則與輻射量及受暴露人群之年齡及健康狀況有關;即使輻射殺人,也需數年時間才能致死。國際癌症研究中心估計,到2065年歐洲直接因車諾比核災輻射而致癌死亡人數將達16千人;加上輻射塵擴散所及之北半球地區(含亞洲、非洲及美洲),估計死亡人數將達27千人。矛盾的是,醫生們更關心未死於輻射污染,卻活在未知後果如何之心理折磨中之數百萬人,雖然有些醫生歸因於貧窮、酗酒及壓力等因素,而非輻射污染。當時核電廠附近百萬居民曾接受政府補償措施,但WHO於2005年報告中說,這些補償措施產生一種依賴性及受害者心理,讓他們帶著「受難者」而非「生還者」標籤,產生無助、軟弱、徬徨感覺,而無法過一般「正常」生活,顯示這些補償措施只是增加二次傷害。另外,在核電廠附近劃定核災隔離區,只會限制外界之經濟投資,阻止它受惠於其他地區正在享受之經濟復甦,增加該區對政府補助之依賴性,反而無利於其復甦與發展。

猶記得車諾比核災發生後,核能工業界信誓旦旦核災絕對不會再發生,但言猶在耳,日本福島核災已再度發生,且災情不亞於前者,顯然人類並未能真正記取歷史教訓;但前車之鑑不遠,能不戒慎恐懼乎?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讀Douglas R. Hofstadter的"GO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一書,讀得有些疑惑驚訝與昏頭轉向。DRH帶著讀者穿梭在三個不同領域中探索意識的本質,竟然將數學(Godel)、美術(Escher)、音樂(Bach),串成一個「永恒的黃金辮帶」,還穿插四個精彩人物(阿基利免、特托龜、克雷蟹、安伊特食蟻獸),功力非凡。其中有一段老巴哈的打油詩「老煙槍的懺悔(教誨)」(Edifying Thoughts of a Tobacco Smoker),我喜歡其中最後一句「我抽著煙斗,崇拜著上帝」,如下:

Whene’er I take my pipe and stuff it 每當我拿著煙斗,塞滿煙草,
And smoke to pass the time away, 抽著煙斗,消磨時間,
My thoughts, as I sit there and puff it, 我的思想,
Dwell on a picture sad and gray: 便停留在一個憂愁暗淡的畫面上:
It teaches me that very like 它告訴我
Am I myself unto my pipe. 我自己就像這個煙斗。

Like me, this pipe so fragrant burning 像我一樣,這個芳香的煙斗,
Is made of naught but earth and clay; 全是泥土與粘土所製成;
To earth I too shall be returning. 泥土,我也一樣要回歸那裡。
It falls and, ere I’d think to say, 煙斗掉落了,在我想說什麼之前,
It breaks in two before my eyes; 破裂成兩半,在我眼前;
In store for me a like fate lies. 一個類似的命運在等著我。

No stain the pipe’s hue yet doth darken; 沒有污點,煙斗顏色還未加深,
It remains white. Thus do I know 它仍然保持潔白。如此我知道,
That when to death’s call I must hearken 當死亡呼喚時,我必須傾聽,
My body, too, all pale will grow. 我的身體也將變成蒼白;
To black beneath the sod ‘twill turn, 草皮下面則將變成黝黑,
Likewise the pipe, if oft it burn. 這個煙斗也一像,如果它經常燃燒。

Or when the pipe is fairly glowing, 或當煙斗裡的煙草溫和地燃燒,
Behold then, instantaneously, 則留意,瞬時間
The smoke off into thin air going, 煙霧便消逝在空氣裡,
Till naught but ash is left to see. 無影無蹤,只剩下灰燼。
Man’s fame likewise away will burn 人的名聲也一樣會燃燒消逝,
And unto dust his body turn. 肉體也會變成塵土。

How oft it happens when one’s smoking: 抽煙斗時,經常發生
The stopper’s missing from its shelf, 煙草塞子不見蹤影,
And one goes with one’s finger poking 我只好用手指塞進煙斗裡,
Into the bowl and burns oneself. 讓火熱的煙草燙傷了手指頭。
If in the pipe such pain doth dwell, 如果煙斗裡就存在這種痛苦,
How hot must be the pains of hell. 地獄的痛苦必定更加嚴酷。

Thus o’er my pipe, in contemplation 如此,在我煙斗中,沈思
Of such things, I can constantly 這些事情,我可以不斷
Indulge in fruitful meditation, 沈浸在豐富的思維裡,
And so, puffing contentedly, 如此,我滿足地吞雲吐霧,
On land, on sea, at home, abroad, 在陸地,在大海,在家中,在國外,
I smoke my pipe and worship God. 我抽著煙斗,崇拜著上帝。

其實我也抽煙斗,抽了N年未曾中斷,直到十年前才禁煙,也未曾再抽煙;但不曾想過「抽著煙斗,崇拜上帝」的念頭,至多只在沈思中想過它,沒有崇不崇拜的問題。看到老巴哈的打油詩,不覺莞爾。大家都知道抽煙對身體健康一點也沒好處,甚至可說是種慢性自殺,害己又害人,但煙商還是大登廣告招徠年輕顧客上鈎,而且大發利市,還可以盈餘去做慈善事業,「回饋社會」。這些年輕吸煙族為何如此輕易上鈎,要成為煙商的試驗品,再成為煙商的老顧客呢?年輕人耍酷耍帥、好奇冒險等當然是一些好理由,但偷嚐禁果、即時享樂,不擔心未來未確定的風險,可能才是他們勇於嚐試的理由;但少抽或不抽較好,至少學學老巴哈「我抽著煙斗,崇拜著上帝」吧!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友人夜訪記已是十餘年前之舊作,多年來友人一別神龍見首不見尾,難得一見,重讀舊記,聊表思念。(7/20/2013)

9/28/2001 友人夜訪記
友人突來電,心血來潮說他要來小城探訪我這個老友。說他前年一怒辭掉年薪三百多萬的銀行副總不幹了,跟一群球友到東南亞各國打球逍遙取樂。後到一家小公司牛刀小試經營Speaker的產銷生意,沒半年因理念不合而分手。後驛馬星動,遠赴美國去經營一家網路遊戲的開發產銷,沒半年難以為繼,乃再回台經營一家網路資訊公司。但景氣確實不佳,半年來折損慘重,十去其九,只得兼營小飾品產銷生意,供股東大會或一般公司行號促銷贈品之用。蠅頭小利爾,非所以謀生之計也,倒是在股市期貨市場殺進殺出,斬獲較豐碩。只是賺錢已非唯一目的,証明自己活得暢快自在,有能力掌握自己的生活品味與格調,才是重點。

友人娓娓談他百戰沙場的精彩經歷,一幅輕裝便服帥氣幹練狀,一如大學時代意氣風發的瀟灑模樣,看不出多少歲月風霜。我拿出塵封已久的圍棋,隆重盡我地主之誼。友人會心而笑,說他在網路圍棋中浸淫不少時光,此番正可驗收成果,快意屠龍一番。我說我終日讀書自娛,絕少送往迎來,但不信他可輕易如願。友人拿出他在美國的妻小照片,聊他妻小的寫意生活狀況,正是一幅幸福家庭的甜美寫照,也正是一個有為好男人的光彩寫照,只是顯然友人不安於室,過不慣那麼美好悠閒的生活,寧願回台擘劃經營,過他戰鬥的人生。

龍門陣勢一展開,戰鬥即進入短兵相接緊鑼密鼓狀態,一時狼煙四起,戰雲密佈,如幾條噴火疾走、困頓蜷曲、作勢欲撲的龍,糾纏打結橫臥在縱橫交錯的棋盤上。斗室漸漸沈寂在屋後樹林的如海風吼裡,只有落子之聲鏗然疏落有秩,間或幾聲得意淺笑或低眉,餘則是兩人忘我入神的世界。時光好像倒退到初中時一起拿筆在紙上劃格子撕殺的情景,或大學時陋室居的挑燈夜戰,或畢業後各奔前程的少數聚會裡,不得不感到時光老去的恍惚。戰鬥終於轉淡又轉疏,只是勝負似乎不到最後清點難以分曉,結果我哈哈長笑而起,說我終日讀書自娛,功力卻似更勝一疇,顯非閣下勞形苦經營可比也。友人笑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今番且容閣下得意,他日後會有期、再分高低。

夜已深深,友人輕輕揮手作別,消失在迷茫夜色的盡頭,依舊輕快瀟灑不拖泥帶水。畢竟我們已走過青壯歲月,且在兩條分叉路上越走越遠,我們珍惜每個難得的相逢交會。畢竟生命的路是一條探索的路,一條永遠未完成的路,而我們也永遠在尋找另一條路。我們終會再在某個路口喜相逢。是為記。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我為何寫作?Orhan Pamuk, 2006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1. 我寫作因為我有內在的需求
2. 我寫作因為我無法如其他人一般正常工作
3. 我寫作因為我想讀如我所寫一般的書
4. 我寫作因為我對你們每個人都生氣
5. 我寫作因為我喜歡整天坐在室內寫作
6. 我寫作因為我只能改變真實生活才能真實生活
7. 我寫作因為我希望全世界都知道我們在伊斯坦堡、在土耳其的生活
8. 我寫作因為我喜歡紙、筆、墨的氣味
9. 我寫作因為我相信文學與小說藝術甚於任何其他東西
10. 我寫作因為它是我的習慣與熱情
11. 我寫作因為我害怕被遺忘
12. 我寫作因為我喜歡寫作帶來的榮耀與樂趣
13. 我寫作使我獨處
14. 我寫作因為我想了解我為何對你們每個人那麼那麼生氣
15. 我寫作因為我喜歡被閱讀
16. 我寫作因為我一旦開始寫作(一本書、一篇論文),就想完成它
17. 我寫作因為每個人都期待我寫作
18. 我寫作因為我對圖書館不朽性及我的書置放於書架上的方式,有孩童般的信心
19. 我寫作因為我喜歡將生活的美麗及豐富轉變成文字
20. 我寫作因為我不是要說故事,而是要編寫故事
21. 我寫作因為我希望逃離一個我必須去但不太能到達的地方,就像在我夢中
22. 我寫作因為我從沒真正快樂過
23. 我寫作使我快樂
以上是我23個寫作的理由,讀者可以從中找到一兩個而開始寫作,也許二三四五十年後可以跟我一樣,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個獎我已於2006年獲得,我的名字叫Orhan Pamuk。我的書寫的不錯(不然不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所以讀者不妨到書店買一兩本瞧瞧,如My Name is Red,Snow,Istanbul等,謝謝!

(二)我如何作為一個作家?Orhan Pamuk, 2006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1. 作家是一個人經年累月耐心去嚐試發現他內在的第二個自我及那個塑造他個性的這個世界;我說寫作時,我首先想到的不是一本小說或一首詩或一般文學傳統,而是一個人獨自關在室內、坐在桌前,面對內在自己,以文字建造一個新世界。。。要寫作是要將這個內省轉換成文字,去探究這個他退隱的世界,且保持耐心、堅持與喜悅。當我坐在我的書桌前,整天整月整年在空白紙張上慢慢增加文字,我感到我像在創造一個新世界,像我把我內在的虛構人物變成有生命人物,像其他人一磚一石建造一座橋樑的方式一樣。我們作家所用的磚石是文字,當我們把它們握在手中,感覺它們相互聯結的方式,有時遠遠觀看它們,有時以手指或筆尖撫摸它們,感受它們的重量,或到處移動它們,經年累月耐心地且期待地,我們創造了新世界。

2. 作家的秘密並不是靈感(它從那裡來永遠不清楚),而是他的毅力與耐力,就像土耳其諺語說的「以針掘井」一樣。若作家要說他自己的故事(慢慢說,像那是別人的故事),若要感受這個故事呈現在他內心裡的張力,若要坐在桌前耐心地投入這個說故事的藝術,他必須先給自己一些希望。靈感的天使(她經常光顧一些人卻很少光顧另一些人)喜歡那些有信心有希望的人,且當作家最感孤獨,對自己的努力、夢想、及價值最感懷疑時(當他只想到這是他個人的故事時),天使會選擇為他顯示那些他所希望建造的世界的故事、影像及夢想。

3. 現在我知道這種不滿足感正是轉變某人成為一名作家的特質。要成為一名作家,耐心與苦幹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強烈欲望要逃離群眾、同伴、瑣事、日常生活,而把自己關在房內。我們希望耐心與期望可讓我們在作品中創造一個深刻的世界。。。真文學的起點是一個人把自己與書本一起關在他的書房內。一旦我們閉門謝客,把自己與書本一起關在書房內,我們很快發現我們並不如我們所想的孤獨一人,我們與擺在眼前的文字為伍,一些我們稱為傳統的其他人的故事、書、文字等東西。我相信文學是人類在追求了解自我中所累積的最有價值的收藏。當我們關切這些作者憂困的文字,了解焚書及迫害作家是我們面臨黑暗時代的徵兆時,這些社會、部落、民族便越來越聰明、富有、進步。但文學永遠不只是一個國家的事情,當作家關起門來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時,他將發現文學的不朽規則:他必須擁有一種藝術才能,敘述自己的故事如同他人的故事,敘述他人的故事如同自己的故事,因為這正是文學的本質與內涵。但首先我們必須先閱讀他人的故事及書籍。

4. 要寫作、要閱讀,就像要離開一個世界去發現另一個世界的奇特、奇異及驚奇而獲得安慰。我猜想我父親讀小說的目的就是要逃避他的生活,逃避到西方,正如我後來所做的一樣。。。作為一個土耳其作家閉門寫作25年後,我痛苦地發現我父親隱藏他的深沈思想在這個手提箱內,好像寫作是一件必須秘密進行的工作,必須遠離國家社會人民的耳目。也許這是我對我父親感到憤怒的主要理由,因為他沒像我一樣嚴肅對待文學。對我而言,作為一個作家就是要理解我們內心的秘密傷口,這個傷口太隱密了,連我們自己都很難得注意它的存在。作家要耐心探索這些傷口,要了解、闡明、及擁有這些痛苦及傷口,且把它們變成我們精神及寫作意識的一部分。

5. 一個作家說些每人都知道卻不知道自己知道的事情,並從探索及發掘這些事情中得到很大的快樂,一個讀者也馬上可從閱讀中造訪一個熟悉且奇妙的世界。。。我的自信心來自於相信所有人類都有同理心,都帶著與我一樣的傷口(所以他們能夠了解)。。。當一個作家經年累月閉門寫作時,就表示他相信一個單一的人性,一個無中心的世界。現在文學最需要敘述及探討的是人類的基本恐懼:恐懼於被遺棄,恐懼於卑微虛無,及隨著這些恐懼而來的無價值感,一種集體的羞辱、脆弱、輕微、憂傷、敏感、國家主義的自誇等。。。當我面對這些情緒,這些非理性、及經常伴隨著它們的誇大語言時,我知道它們碰觸到我內心的黑暗面。所有投注生命於寫作的作家都知道:不管我們的原始目標為何,我們年復一年滿懷希望寫作所創造的這個世界,終將走向一個非常不同的地方,變成一個非常不同的模樣。。。當我們感到狹窄、排擠、邊緣化、氣憤、憂鬱而寫作,我們終將發現一個超越這些情緒的新世界。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25/2013 跨上鐵馬信步往石磊爺亨

跨上鐵馬信步行,想去遊山玩水,似乎桃園多山水,不愁無處不可行;過石門水庫,見湖光山色綠意盎然,是前陣子連日豪雨所賜,已一掃個把月前的乾渴枯竭景象,想今夏應可不愁缺水之苦矣;再往復興角板山行,見一大群車友集結在便利商店前休息補給,有的成群結隊,有的單槍匹馬,有的要往東眼山,有的要往羅馬公路,有的要騎北橫,有的要騎大滿貫,都顯得英氣煥發,讓人讚嘆。我,想去石磊爺亨。

一路陽光亮麗,山勢顯峻,騎來熱血沸騰汗水直流,而大漢溪深深切入山的底部,讓對面山頭近在呎尺卻又遙不可及,一直吸引著我的眼光及思維。過榮華蘇樂,轉三光玉峰,美麗的爺亨梯田就在對面山腰,再過玉峰大橋轉石磊道路,我進入人煙稀少的部落山區,寧靜安祥,半無人語響,而山路陡峭蜿蜒,似半無平坦之處,偶而遇到當地居民騎著機車呼嘯而過,對我微微招呼,似乎好奇我何事來此冶遊。過石磊抬耀鐵立庫等部落後,終於到爺亨部落,算是最大的平坦山坡,種植水蜜桃,只是依舊人煙稀少,且不如對面所見之美麗景觀也。

自爺亨直下巴陵,再循北橫回龍潭,已近黃昏。盥洗晚餐畢,一睡11小時方醒。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12/2013 母親節的懷念

母親節,一種揮之不去的細膩思維與懷念,好像一張大網網住所有思維,卻又都從網目裡逃之夭夭,好像在眼前又像在天邊,你不得不停下腳步想想母親節的意義,想想那個你從小睜眼即在眼前、習以為常、無微不至的母親的存在,一時你似乎發現整片腦海都充滿她親切笑容及關懷眼神及與她一同走過的足跡,好像她就活在你腦海深處,稍不留神就見她姍姍走來,笑語盈盈溫暖招呼,讓人感到時空錯亂。

其實我已經不必再張羅慶祝這個節日了,因為老媽已不在!我可以理解與分享這個節日的歡樂氣氛,也為這個節日的慶祝者與被慶祝者感到高興與祝福,畢竟母親的角色多元持重且無可取代,但我總有一種淡淡的憂愁與失落感,因為老媽走了,也帶走我大半重心與依歸,讓我輕飄如浮雲,思索著落葉歸根的一天。

其實老媽也走得輕快,不拖泥帶水也不帶走一片雲彩。88年歲月都在她土生土長的鄉村裡渡過,連最後一段歲月也在自家舊屋改建之新屋裡渡過,還在新屋落成時開懷誇獎它「彩樣」美麗。雖然命中限定她一生都在鄉村裡渡過,但她意志堅強,勤儉樸實,刻苦耐勞,從不畏懼退縮。她可以一個人不識一個大字輾轉換車,迢迢從鄉村到都市去找她的么兒,只因她想念這個么兒勝過路途險阻;也可以不識一個大字博聞強記背誦經文,堅持不信補不回她失落的早年失學缺憾。這當然只是她一生英勇事蹟之一斑,還得我在她身後如此表白,但每憶及此,都讓我更加低沈懷念。

山鶴隊不顧陰雨綿綿,堅持到渴望園區辦個健行聚餐活動,說要感謝另一半已為人母親者的辛勞,順便提前慶祝母親節。我當然樂意奉陪,在微風送爽雨絲輕飄中,走過園區附近美麗田園小路,聊些人生哲理話題,再到小館享用美食,共同祝福這群半百母親們永遠青春美麗健康快樂!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3/2007
閱讀像飲食,可因職業專業不同,或因興趣喜好不同,而各有所好,殊少有固定模式。尤其在知識分工越來越精細發達下,隔行如隔山,到處都是知識的挑戰關卡。

既然閱讀像飲食,當然需要各種食物營養。如我們吃糙米麥皮,可能不是因為我們喜歡它,而是需要它的纖維素──就像閱讀教科書;如我們精心調製食物,使其可口好吃──就像閱讀杜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這需要一些工夫,但也值得這番工夫);如我們有時也吃些水母或斑馬肉之類的奇異食物,只為了要誇口說我們曾經吃過它──就像閱讀史提芬霍金的「時間簡史」;但更多時候,我們一點也不在乎營養問題;我們只想吃些簡便、有趣、且熟悉的食物,如麥當勞或肯德基或比薩。所以儘管吃,吃到心滿意足、欣喜若狂、渾然忘我,則不亦快哉!

以下是幾本初略書單,權且給讀者們一點參考選擇:(略)

前文書單,當然不完整,因為書籍本身就不完整,每本書都只是局部或侷限之記錄或見聞而已;而在無窮書海中更不可能完整,因為「無窮」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數字,任何書單都不可能完整,都只是野人獻曝的個人選擇而已,所以讀者不必因其中或有異同而憂喜,亦不必因此論斷作者之用心或品質;所以總是開卷有益,觸類旁通,開闊些視野,培養些品味,享受點閱讀或知識樂趣,豐富些人生。所以讀者說很多人畢業後不再閱讀,可能有些高估,也是莫大損失。

讀者可能以為中外書單平均較好,但這可能不必是個問題,因為語言只是個工具而已,除非你是個語言學家;讀者也可能以為何不多讀些本土書籍?當然這也不必然是個問題,但確實是個好問題,所以或可參閱下列作者書:(略)

5/4/2009
閱讀像飲食,說來或聽來都很簡單容易,只是舉手之勞,像吃飯一樣容易,但有些人則視閱讀為畏途,一翻開書本便眼皮沈重昏昏欲睡,難得越過前言便放棄,原因何在?我想除了書本主題領域語言排版等不合外,最可能原因是「讀書(知識)無用論」的心理作祟所致,期待像包子饅頭可治飢餓,或像藥丸可治感冒病痛一樣,可惜這種期待肯定落空,因為沒有一本書有這種功效,所以最好不要有這種功利主義的「速成」心態,不然可能無法享受閱讀的樂趣。

前文中我說不必偏好中外或本土書籍,因為我認為書籍無國界(除了語言工具不同之外),而且最好的書籍並不必然為本國同胞所撰寫,所以台灣人不必一定只讀台灣人所寫的書,日本人不必一定只讀日本人所寫的書,英國人不必只讀英文作品,土耳其人不必只讀土耳其書。。。這種世界觀已不是本土論者所能堅持或反對,而是一種視野融通與必然,而達到這種境界的道路是不斷的閱讀、大量的閱讀。同時就像我們不能不飲食一樣,我們也不能不閱讀,所以閱讀像飲食,儘管吃,吃到心滿意足、欣喜若狂、渾然忘我,也暫且別管是否拉肚子,則不亦快哉!

5/11/2009
左鄰小孩一早去打工,說閒居無聊、無心讀書,上網聊天也沒意思,不如去打工殺時間賺外快,還可體驗些社會生活、學點一技之長、或交些好朋友,以備日後創業就業之需等等。

右鄰小孩一早搭車去台北,說要參加學校的什麼文學與暴力研討會,研討些文學作品中暴力的形式邏輯角色衝突,及論文發表的形式內容與方向等,還可與作者當面溝通請益,增廣見聞等等。

夜幕低垂,鄰居小孩都帶著倦容回家來,前者多些經驗與零用錢,後者多些疑惑與驚奇。前者殺了些無聊時間,後者多了些問題去思考。前者不太可能因打工辛苦而轉念去讀書,後者則可能因疑惑與好奇而去閱讀。故就閱讀而言,小孩需要一點空白發呆與鼓勵才能上路,就像學習騎單車的摸索過程一樣。不過,打工的小孩不會變壞,未來如何都看各人造化而定。。

5/22/2009
閱讀像飲食,說來或聽來都很簡單容易,只是舉手之勞,像吃飯一樣容易,但有些人則視閱讀為畏途,一翻開書本便眼皮沈重昏昏欲睡,難得越過前言便放棄,原因何在?

我想可能與閱讀姿勢有關。以前老一輩長者總會訓誡後生小輩說,「坐要有坐姿,站要有站姿」,因為「坐不正、行不正」云云。這種要求當然值得尊重,因為裡子不行,至少面子要保住;但在閱讀這回事,或在閱讀姿勢這回事上,我要奉勸讀者不要採取「正姿」或抬頭挺胸或懸樑刺股等姿勢,而主張採取「舒服」的閱讀姿勢,才能「享受」閱讀的樂趣,即兩者必然相輔相成,才能水到渠成。

讀者可能以為舒服的姿勢會使人身心鬆弛而進入夢鄉而無法閱讀,但讀者可能忘了夢鄉之後,正可以更好心情去閱讀與享受閱讀,正可達到閱讀之目的。所以舒服的閱讀姿勢之一是臥姿。。。

5/26/2009
話說臥姿,可有仰臥、俯臥、側臥、斜臥、跪臥,或蝦臥、貓臥、狗臥、天蠶臥等等,罄竹難書,各有神奇功效。但這不是作者在宣揚什麼天書練功法會,而是在強調舒服閱讀姿勢之不一而足也。君不聞古人「騎驢看唱本」乎?蓋古人好讀書,何止什麼臥姿、立姿、坐姿,尚有「騎姿」也,即騎驢時不忘一面走一面瞧,一面比手畫腳一面吟哦唱喝,真正做到「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考其原因即在於閱讀舒服也。但古之線裝書可能重如百科全書,故可能需特製之書架架設於驢頭上,以便隨著驢步起伏,隨波搖頭幌腦閱讀一番,儼然一世風流人物也,此即舒服閱讀之例証也。不過,作者無法一一介紹各種閱讀姿勢,唯相信讀者英明,舉一反三,深明大意,所以只再提醒讀者一點,即所有舒服閱讀姿勢之重點,在於讀者之足下雙足也。。。

6/2/2009
所以讀者開始展書閱讀;所以放鬆,專心,去除雜念,讓週邊洪塵世界像霧一般隱退;最好關起門來,隔離那從不間斷的電視,告訴他們你一點都不想看電視!你提高嗓門告訴他們「我正在閱讀!請不要打擾我!」也許他們還是聽不見你或不理你,在那吵吵切切的繁華世界裡,但至少你已表明你的立場!
所以找個舒服的閱讀姿勢,開始閱讀吧!你喜歡坐姿、臥姿、跪姿、立姿、騎姿?哈,當然無所不可,尚有人提醒說舒服姿勢之重點在於閣下之足下雙足,那就脫掉鞋子高抬貴足吧;一個腳墊不夠?那就墊兩個三個吧;蹺到沙發上、扶手上、書桌上、或拉開抽屜當腳墊,上層或下層,單腳或雙腳,悉聽尊便;然後調整燈光角度與亮度,不要讓它反光或刺眼或阻隔,因為一旦你開始閱讀,你可能不想移動你的龍姿。再想想還有沒有可能打擾你閱讀的細微瑣事?想點根煙或抽煙斗?最好你不要,但若你真想「抽著煙斗崇拜著上帝」,則注意擺好煙灰缸及打火機;想尿個尿?請便!
所以你開始閱讀;但你讀那本書呢?或你想讀那本書呢?或你想再讀那本書呢?或你有那些書可讀或可再讀呢?或你期待什麼東西呢?或你期待什麼東西有什麼關係呢?你讀的是新書或舊書或絕版書或舊版新刷?或你讀什麼書有什麼關係或什麼分別呢?你是別人的讀者或你自己的讀者?你喜歡讀自己的書?一年前或十年前或一年後或十年後?。。。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20/2006
家有優秀小孩的苦水

話說七月初報載,台灣有四位學生參加在南韓舉行之2006年第38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在參賽之68國225學生中,一舉拿下三金一銀,創下我國歷來參賽最佳紀錄等云。

在當時疲勞轟炸般的第一家庭新聞報導中,我無意中瞥見這則報導,並發現其中主角之一之全家福照片,竟然是我多年不見的大學同學,真是見獵心喜,趕緊發個Email敬告諸同學,請他們不要遺漏這則好消息,並說明是「特別為同學之教子有成、為國爭光,倍覺與有榮焉,並請老同學們為他們鼓掌喝彩一番」。

信發出後,陸續有同學向他表示恭喜祝賀之意,並肯定他們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這位同學也不得不回信感謝大家恭喜祝賀之意,說是「歹竹出好筍」,是「神的恩典」,並坦承小孩出生時,他「正出差為工作奔波,回到公司才得知老婆生產了,才匆忙趕到醫院」,說他「回顧十八年來仍為工作賣命,耗盡青春,白了頭髮,對孩子是滿滿的愧疚,沒有提供孩子足夠的協助」等告白。

收到這樣回信,我老是覺得有點不對勁,於是又回信表示異議如下:
。。。孩子的成就是孩子的,大人當然只能樂觀其成、與有榮焉,而無法掠人之美,但要說一點協助與功勞都沒有,則又太謙虛點。「老子英雄兒好漢」的時代恐怕已經一去不復返,故不管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或「歹竹出好筍」,都已是過時的口頭禪,是對孩子的努力成果一種不合時宜的評論與貶抑,是大人一種虛偽的臉孔。我希望我們尊重孩子的成就,並誠心為他們感到驕傲,而不是莫須有的謙虛或歉疚,我不認為這是他們要學習的榜樣。他們十年或廿年後便要接手治理這個國家了,你不要他們為自己感到驕傲與自信嗎?。。。

信發出後,我沒再收到任何回信,只感到自己灰頭土臉,何苦沒事自找麻煩。

我可以想像同學們收信後的錯愕尷尬表情,但我不認為我那同學的悲情告白值得採信或同情,因為他家小孩的優秀表現就是直接的証明。我認為「家有優秀小孩」是一家之榮耀,也是國家社會之榮耀。我們沒理由不為他(她)們的優異表現而感動而驕傲而喝彩。我們怎可能在這分享榮耀及感動驕傲時刻,還滿懷慚愧與內疚而不滿懷希望與快慰?這即使只是平常的辛苦成果亦應如此,何況是在國際大賽中之技壓群雄為國爭光?大人們或許因蹉跎荒廢或時也命也等不可抗拒因素而默默無聞而自形慚穢,但這些小孩之力爭上游勇往直前,則不必顧慮他(她)們老子是英雄或狗雄,而可以義無反顧當仁不讓,畢竟「老子英雄兒好漢」的時代並不存在,這些優秀小孩才是這個世界獨領風騷的新生命新血輪。老子們大可以自我安慰一番家有優秀小孩,可以含貽弄孫或含笑九泉家有優秀小孩,但千萬不要再「回顧十八年來仍為工作賣命,耗盡青春,白了頭髮,對孩子是滿滿的愧疚,沒有提供孩子足夠的協助」等悲情告白。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是為禱。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屏風山去來(4/22~24/2013)

屏風山與畢祿山及羊頭山號稱「中橫三辣」,以辛辣聞名,高約3250m,需自大禹嶺登山口垂降約600m至塔次基里溪,再爬升約500m至廢工寮紮營,再爬升約800m攻頂後回營,隔晨再循原路回登山口賦歸。這是我參加「北登陳高」登山隊屏風山之行的簡單行程,其中當然不包括每個坡段的多重上下攀爬的艱苦過程,卻是它如此辛辣之原因。

這個登山隊男英雄女豪傑,能背能爬、吃苦耐勞、紀律分明、銳不可擋,而我冒然參加的原因卻不是慕名前往或為完登百嶽而來,而是為兩位美國友人回台登山而共襄盛舉也。其實登山不是我的專長啫好,總覺得登山(尤其登高山),除了需要考慮天時地利人和外,還需要考量裝備能量及食衣住行等問題,對我這種即興式登山客而言,總是捉襟見肘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準備或需準備至何種程度才算恰當,而這種不確定性也大為減低我登山的熱度而敬而遠之,雖然我喜歡那種登高望遠的開懷快感。

所以如此這般我搭上「北登陳高」的屏風山登山巴士,一路從萬家燈火的迷離都市奔往空寂靜謐的大禹嶺,再稍稍擠進山屋的靜謐夢鄉後又在清晨四時起床整裝出發,一行迤邐走在黑暗蜿蜒陡峭山路上,包裹在巨大無邊黑暗中,只有頭燈亮光是我們移動的微弱座標,直到東方微明、晨曦金黃、山林疊翠、溪澗清流、蟲鳴鳥叫,我們歡喜發現這片山林之美,每個都發出驚嘆歡呼聲,而不覺山路之險陡遠近與辛苦也!

如此這般我們爬過無數懸崖峭壁,穿過無數羊腸小道,終於登頂歸來,似乎只在証明登山者之堅持與勇氣,似乎顯示我們需要輕怪步伐與矯捷身手,也需要細緻思維與開放胸懷,才能欣賞這片山林之崇高峻美;只是我們都是偶然之不速之客,無需訝異或歡喜,因為它已屹立於此千百萬年,從未揚眉瞬目於飛禽走獸或人跡往來。也許我們的老祖宗們也曾在此棲息奔走,所以我們都是山的小孩,難怪我們會有久別相遇之親切感。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9/19/2008 我,撒旦
1. 我,撒旦。
2. 讀者可能一聽到我的名字且這樣開口講話,便馬上驚慌失措,心生恐懼,以為惡魔現身,大難即將臨頭等等,但這是讀者的錯誤認知與解讀,請讀者稍安勿燥,請不要關閉電腦或網路,更請不要刪除我。
3. 我曾考慮一個問題是,我要在那裡顯現我的本尊或我的聲音,因為我不認為我是宗教議題或是道德議題或是科學資訊或是文藝創作,但我想到自有人類以來(以前)就有我的存在,且我的名字是僅次於上帝最常被提起的名字,卻只有人類對我的攻擊謾罵,很少聽到我的聲音,所以在平衡比例原則下,我認為讀者除了傾聽上帝的聲音外,也應該聽聽我這個赫赫有名人物的聲音。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Orhan Pamuk的大作My Name Is Red裡有我一些繪聲繪影,但我現在決定波在中科院福委會網站的藝文區,雖然我不太認為自己是個藝文話題。。。言歸正傳,話說可蘭經。。。

09/22/2008(二)
4. 我,撒旦;但我不是「魔鬼的代言人」!因為已有讀者開始懷疑我的真實身分,所以我有必要先此澄清!
5. 我知道這個名字帶有很多不必要的道德批判及八股鄉愿的含意,且隨著論述目的不同而隨意引伸,而淪為最便宜低俗的攻擊武器,一直敗壞貶詆我的名號。所以我澄清,我沒有代言人,雖然讀者可能三不五時會遇到一些冒牌貨,請讀者明察!
6. 我的名字在可蘭經中被提到N次(或確切一點說,52次),是僅次於上帝最常被提起的名字。我承認經中所有關於我的記載都是真的;請讀者不必訝異,我這樣說時,是以我最謙卑的態度(讀者應該了解「謙卑」是我最大的問題之一),因為這是我的「風格」問題,就像我在陳述一件事實一樣。但我最大的痛苦是我在可蘭經中的地位一直被故意貶低,雖然我知道痛苦就是我的生活方式,也是最自然的方式。
7. 我不否認我是上帝的對手,但我並不因此而成為邪惡的化身,我甚至是自有人類以來即與人類朝夕相處在一起,人類也從未因我的存在而有特別不同的存在或變化或災難,所以請讀者不必過度反應、故意顛倒相信我講話的內容;我相信讀者有足夠的聰明才智去分辨我講話的反面並非都可信為真,也相信讀者足夠嚴肅去思考我的講話內容而感到有趣與受益。但這些都操之在讀者自己的真知灼見與信念裡。

09/25/2008(三)
8. 可蘭經中說,上帝在我們天使面前揉捏泥土而創造人類,也要我們天使拜倒在這個人類面前;且當所有天使都拜倒在人類面前時,我這個大天使斷然拒絕,而被上帝一怒而逐出天堂下地獄云云。
9. 這是個美麗的創世紀故事的延伸,我重申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但需要一點小小的修正與補充,即上帝是萬能且仁慈的,祂從不動怒;而且我並未下「地獄」,因為上帝創造天地時,已將後者之居留權歸於人類,所以我離開前者而歸依後者,與「下地獄」之說不合,除非讀者同意人間等同於「地獄」(這是合理的假設,因為浮士德裡說,地獄是天堂以外之地;但人間當然不能自稱為天堂,故不在天堂之內,故可泛稱為地獄);但我強烈懷疑讀者有此意圖。
10. 為何眾天使都遵照上帝指示而行禮如儀而拜倒在人類面前,唯我獨敢在上帝面前說不,而遭到驅逐出境的命運??我說過這是我的「風格」問題,因為我堅持,雖然我撒旦也是上帝創造的,但我從火中誕生,人類則用泥土捏成,而「火優於土」,所以我不能向人類低頭跪拜,這是上帝自己的秩序(order)與指令(order)!所以上帝陷入兩難,所以我選擇離開!

9/30/2008(四)
11. 我不想替上帝辯護祂是否陷入兩難或祂陷入兩難的可能性,但我的離開確實是出於我的自由選擇,且我的「出天堂記」尚有重大任務,所以我的離開也是一種「必然」!! (雖然這是我的事後之明)
12. 但我的離開確實是上帝心中最大的痛,好像我只是因為一個泥土捏成的人類,公然不顧上帝的至尊顏面,公然挑戰上帝的無邊法令?好像我只是傲慢嫉妒上帝為何已經創造了這些純潔無瑕、正直無缺的天使,還要創造這些聰明智慧、勾心鬥角、貪嗔痴迷的人類?且還要我們護之佑之使之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不信眾神,只信上帝?好像上帝是憤怒的主宰,早在創世之初就與我撒旦劃清界線,而讓上帝萬能仁慈的形象多少受損?!
13. 我承認我講話中使用太多假設性的語氣,但請讀者不要因此而竊竊私笑,以為我真正用意是要指控人類才是上帝最大的錯誤(若可用「錯誤」兩個字的話),或人類才是上帝心中最大的痛(若人類知道什麼叫痛)!!我承認這是很大的假設,需要很大的勇氣與創意,但我相信讀者有足夠創意去明察這個假設是個錯誤,且明察我完全沒有這種意圖!!

10/6/2008(五)
14. 讀者可能大不以為然我這麼冒然「假設」或「挑撥」人類與上帝間之關係,以為這是我撒旦慣用的脫罪之詞;但假如讀者回顧一下可蘭經中「大洪水」的故事,或某某古城被一把天火焚燒湮滅的故事,或不斷出現的地震颱風山崩海嘯或黑死病流行病精神病或戰爭死亡等故事,讀者可能不那麼肯定人類值得上帝特別的關愛,或不那麼以為人類是上帝的最愛或宇宙的中心,或人類的存在有何「宇宙顯著性」的事實,因為這些不都是上帝對人類「罪人」感到痛心而不得不掃除消滅的事証?
15. 我可以再舉些事証,提醒讀者人類在上帝心中的地位並非情有獨鍾固若磐石。一是天主教宗聖格列高利一世(Gregory the Great, 590-604)早在西元六世紀即界定瀆神七罪,包括驕傲、貪吃、憂鬱(後改為懶散)、貪淫、貪婪、嫉妒、及憤怒等,因為這些行為可引發人類可能的罪行愚行及不幸。二是隨著時代變遷,人類殆於信守這些道德準則,所以新教宗本篤十六世(Benedict XVI, 2005~ )不得不警告說,「人類正在喪失罪的觀念」,因為向神告解懺悔的人數大幅減少,而現代人類則宣揚它過去所禁止的行為,如父母鼓勵孩子驕傲是自尊的根本、廚師主張美食不是罪、嫉妒是小報文化的根源,貪淫是廣告的策略,憤怒是悲痛者的正當情緒,懶散是人心之常等。所以梵蒂岡掌管告解與懺悔事務的吉洛蒂主教(Gianfranco Girotti)增訂瀆神新七罪,包括基因改造、人體實驗(複製)、環境污染、社會不公義、貧窮、巨富、及吸毒等,認定「以前的罪是個人道德的失敗,現在的罪是社會文化的失敗」。所以我相信不久之後,人類可以輕易超越前述新舊七罪,再創通往地獄的新路徑;那裡無需顧慮上帝的戒律或約束!
16. 讀者可能又要「假設」人類的沈淪犯罪都是我撒旦惹的禍,以為沒有我撒旦存在人間的話,人類一定天真純潔快活如天使,不會背離上帝的國,傷上帝的心。對此,我撒旦必需再次澄清,這個假設是個錯誤,請讀者明察!

10/13/2008(六)
17. 前面說到人類可以輕易超越前述新舊七罪,再創通往地獄的新路徑,因為聖經說罪的懲罰是死亡下地獄。現在若讀者繼續聽我撒旦說故事,則讓我談談罪的來源問題。
18. 可蘭經中說,亞當的夏娃在伊甸園中受到蛇的誘惑而偷吃上帝的禁果而失去天真純潔而受到上帝的震怒與懲罰,從此人類必須狩獵耕耘始得溫飽,必須忍受生兒育女之苦,且子子孫孫亦需如此云云。
19. 我承認這個故事中蛇的誘惑來自我撒旦,但我必須澄清,我並未強迫人類去偷吃禁果!至於後來演化出人類因此而受上帝懲罰而被逐出伊甸園的故事,更與我撒旦無關!我只能說這故事暴露了人類驕矜輕狂貪吃貪婪的本性,也是人類「罪」的來源!但請讀者明察,我沒有幸災樂禍的心理!!
20. 人類受到上帝驕寵於先(使眾天使拜倒在人類面前),偷吃禁果於後,已難逃上帝的震怒與懲罰。人類因此驚慌失措,痛哭流涕,祈求上帝的息怒與赦免;但即使年年獻祭懺悔禱告,上帝的法施行於地面,上帝的心堅若盤石,上帝的罰必須等到最後審判才能解除!
21. 這些故事都已記載在聖經中,讀者可以一讀再讀我撒旦只是無辜的第三者,卻成為人類洩憤的藉口與替罪的羔羊!但人類何必一再遷怒詛咒我,怪罪我當初引誘年少輕狂的夏娃去偷吃禁果,使她犯了天條禍延子孫?何不承認她是人類的偉大母親,是她造就人類的多子多孫與繁榮發展?何不承認這是上帝創造宇宙計畫的一部份,包括我撒旦的誘惑及夏娃的偷吃禁果??即使這些假設都不成立,上帝對人類的震怒與懲罰,或罪的來源,與我撒旦何干?

10/16/2008(七)
22. 前文中我已經承認我撒旦是上帝從火中創造的天使,因嫉妒驕傲而拒絕拜倒在人類面前而離開天堂;承認我撒旦曾在伊甸園中以蛇的語言引誘夏娃去偷吃禁果,演變成人類遭受上帝的懲罰而必須世世代代勞苦工作及生兒育女。這些都是聖經中上帝創世紀的真實故事,因年代久遠,已非人類所能考據究竟而視為神話傳說。
23. 我已經再三澄清我撒旦不是人類沈淪與罪惡的來源,雖然我強烈懷疑讀者聽我一席話便會輕易改變對我的刻板錯誤印象。我可以理解人類一直無法釋懷於被上帝逐出伊甸園的羞愧心理,及一種重回天堂的強烈欲望,使我撒旦變成人類厭惡醜化的對象;但我已厭倦重覆說它千萬遍,我只能說人類太執著太自我太焦慮太絕望,認不清我撒旦不是人類的問題,而是人類問題的答案!
24. 我認為人類問題之一是,一些人類藝術畫家對我撒旦相貌的錯誤描繪!他們天馬行空,虛構誣陷,憑著貧乏的想像力、粗糙的畫筆,邪惡醜陋的心思,粗暴地將我描繪成青面獠牙、畸形怪狀、滿臉凹凸、毛骨聳然!!我要提醒讀者,我撒旦曾是上帝創造的大天使,所以請讀者相信上帝創造天使的神奇能力絕對超出這些人類畫家的貧乏想像力,而拒絕相信這些畫家對我相貌的低俗醜惡描繪!(我應該請這些藝術畫家出面說明他們的創作理由及根據!!)
25. 讀者千萬不要誤會我關切我的相貌是因為我自戀或缺乏自信之故;不,我關切的是讀者們可能受到這些低俗畫家的影響而真假莫辨!因為我撒旦不僅有天使的原貌,也可變化成任何可以想像的相貌,而且自古以來所有書籍皆記載我千變萬化的形象,特別是說我變裝成妖媚女人成功引誘一些道貌岸然信徒的故事,所以這些畫家對我的描繪是自我迷失自我陶醉且自誤誤人,請讀者明察!!
26. 雖然我相信讀者能夠明辨是非真假,但我懷疑這些醜惡畫像已深植人心,成為人類厭惡我撒旦的廉價理由,並成為人類自我醜惡畫像的翻版!所以我相信拒絕這些畫家對我撒旦的醜惡畫像,有助於人類對我撒旦及對人類自我的認識,也有助於人類重回天堂的希望,因為上帝說人類無法懷著醜惡心眼進天堂!!當然解鈴還需繫鈴人,請讀者明察!!

10/22/2008(八)
27.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講了太多的話,好像我要博取讀者對我的同情與諒解──不,這不是我撒旦的風格!讀者應該了解我已不只萬八千歲,也有無窮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且我就是這漫長歲月中的漫漫長夜及神與靈的維度。但人類自有歷史以來,便不斷虛構我各種錯假虛幻面貌,並視我撒旦為萬惡不赦的魔王、邪惡黑暗的力量、永恒的恐懼悲慘苦難,好像是我撒旦摧毀人類的快樂幸福光明希望。我只能說,這是人類「撒旦恐懼症」的心理徵候群!所以解鈴還需繫鈴人,請讀者明察!!
28. 讀者可能以為,我撒旦離開天堂時,上帝與我簽訂了一紙合約,要幫助上帝測試祂寵愛的人類,引誘他們犯罪、破壞他們的信心,讓堅強高貴的好人回天堂、讓軟弱貪婪的壞人填滿地獄等。我要告訴讀者,當時上帝對我說的話是:「謙卑自己吧,這裡不是你追求偉大的地方!」而我對上帝說:「上帝,請允許我離開天堂,且讓我活到最後審判日吧!」如是上帝允許我的請求,所以我一直存在到現在,但我們沒有所謂的「合約」!!
29. 讀者可能以為,人類是我撒旦受罰的原因,所以我一定千方百計陰謀報復,讓人類生老病死痛苦顛倒,讓人間變地獄,讓人類永遠回不了天堂。我承認這是合理的懷疑,但由此推論我懷恨報復,則不是事實,至少在上帝計畫中,宇宙的運行需要邪惡與美德、罪惡與救贖、寃屈與正直、黑暗與光明、秩序與混亂、謙卑與傲慢、仁慈與殘酷、…,而我撒旦是其中一部份,也是宇宙構成元素之一!
30. 讀者可能以為,如果我撒旦是上帝計畫的一部份,則我撒旦所引起的罪,實際上是出於上帝的允許及意志,故不是罪;甚至以為善與惡並不存在,因為每件事情皆出於上帝,皆是完美的創造物,故沒有罪與最後審判這回事。我要提醒讀者,存有這種想法的人類其實沒頭腦,有些已連同其著作一起被燒毀,因為他們不承認他們的罪是由於盲目的野心、貪慾、軟弱、下流、白痴等原因。我必須謙卑地說,我不是上帝,最後審判也尚未到來(如此我可以在此說故事),而且善惡當然是存在的,因為上帝是存在的(如此我是存在的),而每個人類都有劃清善惡界線的責任。
31. 讀者也可能以為,奸商掛羊頭賣狗肉、學生作弊、小孩說謊、老人做猥褻白日夢、小男孩勃起射精自慰、打嗝、放屁、…,都是我撒旦的錯!!我只能說,這顯示人類輕信與誤信習性,顯示我撒旦存在在人類生活的每個細節或思維裡,也顯示我撒旦的存在不只是可蘭經的文字描述或抽像符號而已,而是具有「宇宙的顯著性」!!但請讀者明察,我一點也不在乎這些!!
32. 時間不早,我確實已講了太多的話,故本文就此打住;我相信讀者可以隨時隨地找到我,不管在何種場合或何種空間時間維度裡,再見!!撒約拿娜!!Good bye!! Thank you all for listening!! I enjoy myself!!!@#$%!!

yuan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